3 月 1 日起,闽江鱼类“放产假”啦!这一举措旨在保护闽江鱼类资源,促进生态平衡。在这期间,闽江将暂停渔业捕捞活动,让鱼类有足够的时间繁衍后代。这不仅是对闽江生态环境的呵护,也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尊重。闽江作为重要的水系,其鱼类资源的健康对于整个生态系统至关重要。通过“放产假”,我们期待着闽江的鱼类能够茁壮成长,为闽江的生态画卷增添更多的生机与活力,让闽江的生态之美得以延续。
无人机执法。
记者2月28日从海渔部门获悉,3月1日起,闽江水域进入为期4个月的禁渔期。
2月28日上午,省、市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在福州市闽江望龙台公园举办2025年闽江禁渔执法行动启动仪式暨“安澜闽江”行动誓师大会。
据悉,3月1日0时至6月30日24时,水口库区闽清境至福州市长乐区金刚腿的闽江干流江段(包括乌龙江)为禁渔区。除休闲渔业、娱乐性垂钓外,在规定的禁渔区和禁渔期内,禁止所有捕捞作业。因科研调查需要采捕天然渔业资源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规定,经省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当天,现场表彰了“安澜闽江”专项行动先进工作者及闽江护渔优秀志愿者。随后,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执法人员乘坐执法船艇,启用无人机、无人船,开展沿江执法巡查,福建省星光救援队志愿者船只协助执法演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执法行动系全省首次引入中型无人机、智能无人船,用于水上执法。其中,智能无人船搭载AI算法与5G技术,集视觉识别、自主避障、远程控制等功能于一体,有望大幅提升巡逻效率,提升禁渔监管效能。
今年是实施闽江禁渔制度的第九年。据了解,禁渔制度是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闽江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每年3月至6月是鱼类繁殖盛期,实行禁渔制度有利于保护产卵亲鱼的繁殖环境、繁殖行为,相当于给鱼类“放产假”。(记者 郑瑞洋/文 池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