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遭遇了令人烦恼的回南天和大雾天。回南天的湿气仿佛让整个城市都沉浸在湿漉漉的氛围中,墙壁、地面都挂满了水珠,仿佛是大自然在给城市“洗澡”。而大雾天则像是给城市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远处的景物变得模糊不清,出行的人们都小心翼翼。同时,气温也如同过山车一般,起伏不定,让人难以适应。在这样的天气下,我们一定要做好防潮防雾的措施,及时关闭门窗,使用干燥剂等,避免家中物品受潮受损,保障生活的舒适与安全。
3月1日是农历二月二,民间俗称“龙抬头”。眼下,福州冷暖交替,回南天和大雾天成了天气舞台的主旋律。阳春三月,市民如何防潮?又如何“春捂”?为此,记者采访了气象、应急等部门。
室内注意防潮
福州市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副主任陆璟辉介绍,前段时间福州天气偏冷,地面温度比较低。近日持续回暖,暖湿空气来到较冷的地面上,很容易凝结成雾滴,从而出现回南天和大雾天气。
本轮回南天快要到达尾声,3月4日起随着新一轮冷空气来临,回南天结束。同时气温也将下降。
陆璟辉告诉记者,福州的回南天常常出现在2月至3月,主要是在季节转换、冷暖空气频繁交锋的时段。
市民该如何防潮呢?气象部门建议,大家可从关闭门窗、防潮除湿、清洁防霉等方面做起。
关闭门窗:回南天期间,尽量关闭朝南和朝东的窗户,避免潮湿空气进入室内。防潮的最重要时段是每天早晨和晚上,此时空气湿度较高。中午有阳光也别开朝南的窗户。此时室内外温差最大,若打开朝南的窗户,室内地面、墙面的水汽会凝结得更加严重。
电器防潮:电视机、电脑等电器适当开启,重要电子产品、重要文件需放入密封袋或防潮箱。
室内除湿:使用除湿机或利用空调除湿功能,可以在衣柜、抽屉等密闭空间放置干燥剂或除湿盒。
清洁防霉:要及时清理水珠,用干布擦拭墙壁、地板和家具表面的水珠,防止霉菌滋生;清洁墙角、浴室等容易滋生霉菌的地方;铺设报纸,起到吸湿和防滑作用,以防儿童和老年人摔倒。
车主“雾”必当心
除了防潮,还要防雾。近期,福州出现了大雾天气,福州市气象台发布大雾橙色预警。福州市应急管理局相关人士表示,碰到大雾天气,市民驾车切忌猛打方向、急踩刹车、超速行驶,要注意以下两点。
控制车距和车速:能见度小于200米时,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6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能见度小于100米时,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4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能见度小于50米时,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正确使用灯光:开启雾灯、近光灯和示廓灯,不要使用远光灯(易造成漫反射,降低能见度);能见度极低时,可间歇鸣笛提醒其他车辆。
穿衣“晾九熻三”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3月2日至3月6日,福州的气温犹如坐上过山车,下周将再次出现日最低气温低于10℃的天气。此外,由于前期大气暖热,积攒了大量不稳定能量,下周福州可能出现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这也将成为今年初以来最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强对流主要影响时段为3日至4日。
冷暖交替,气温起伏大,市民该如何正确穿衣呢?
福州有“晾九熻(xī)三”的说法,意思是:农历九月,天气虽凉,衣服不能一下子穿太多,少穿些也无妨;阳春三月,天气转暖,衣服不能一热起来就脱掉,仍需保暖。这实际上就是大家常说的“春捂秋冻”。“熻”,就是要包紧、穿暖和的意思。
有关养生专家表示,“春捂”更多适用于平时体质虚弱的年轻人、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久病之人以及儿童。
一般来说,“春捂”遵循“815”原则。昼夜温差大于8℃时,说明气温不稳定,需要“捂”;气温连续保持在15℃以上,且维持了一两周时,就不需要“捂”了,可以适当减少衣物。(记者 林舒颖 郑瑞洋 通讯员 黄蓉 王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