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范围:即芝罘湾一期范围,主要包含一二突堤及其周边用地,东至芝罘湾广场西、南至北马路、西至环海路、北至幸福南路,规划用地面积约2.6平方公里。
研究范围:东起芝罘湾海域、西至环海路、南抵北马路、北至芝罘岛东路,研究范围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陆域)。
“交通引导布局”对城市发展建设至关重要。
补齐市政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城市功能,综合交通规划对芝罘湾后续布局有较大作用。
芝罘湾一期综合交通规划涉及4大部分:道路交通系统,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停车设施规划、步行与非机动交通系统规划。
01
道路交通系统:形成“两轴八射”主干道对外系统;“两横四纵”主骨架路网系统。
目的为实现芝罘湾与幸福片区、芝罘老城片区、芝罘岛片区等周边组团以及对外枢纽节点之间的快速联系。
研究范围内形成“两轴八射”主干道对外系统。
“两轴”:环海路、幸福路—芝罘屯路
“八射”:沈海路、福源路、 幸福中路、幸福南路、新桥西路、青年路、大海阳路、海港路。
规划范围内形成“两横四纵”的主骨架路网系统。
“两横”:东西向过境和对外交通疏解通道,由环海路、芝罘屯路-北马路组成。
“四纵”:承担片区城市交通向外围高快速路集散的功能,包括幸福南路、青年路、大海阳路、及海港路。
多样化的交通布局,有助强化芝罘湾与幸福片区以及老城区之间的联系,加快各板块之间的互动性。
海上世界项目、幸福新城项目作为芝罘重点规划片区,通过交通将其衔接,能有助于芝罘区资源更大利用,对“一核突破”有着较大帮助。
02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建立“轨道交通+特色有轨电车+常规公交”的多层次公交网络。
地铁:3条轨道线路基本覆盖整个芝罘湾,优化1号线、2号线在规划范围内线路走向和换乘方案。
特色有轨电车:沿现状疏港铁设置有轨电车,打造特色捷运系统。
总长约7km,规划范围内全长2.96km,沿线新建6个站点。
常规公交:规划形成“两横两纵”公交专用道,总里程约12km。
公交首末站方面现状保留2个,规划新增4个,改建公交枢纽站1个,总面积2.80万平方米。
芝罘湾地处芝罘核心地带,汇聚火车站、汽车站,港口等重要枢纽站,未来对交通的需求会更大。
之前烟台轨道交通规划了地铁1、2号线都在芝罘湾部署了站点。
烟台轨道交通1号线:共设车站35座,在芝罘湾设了芝罘屯站、建设路站、烟台站站、海港路站。
烟台轨道交通2号线:设车站36座,起自烟大轮渡码头,沿环海路穿过烟台火车站后,沿大海阳路、机场路向南,到达城际铁路烟台南站,沿成龙线、北关大街。
这都是之前的规划方案,本次芝罘湾一期综合交通规划中提到,将优化1号线、2号线在规划范围内线路走向和换乘方案。
可以期待这两条轨道交通线路的后续安排。
图片源于网络
另外,龙烟铁路市域化改造项目也迎来新消息。
建成后,烟台市域铁路站点规划牟平站、高新站、烟台南站、芝罘站、烟台站、珠玑站、福莱山站、烟台西站、八角站、大季家站、大季家北站;
打造多层次交通可以为芝罘湾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借助交通的通达作用,加速老城更新。
03
停车设施规划:供给有度、需求可调、智慧化的现代停车系统。
公共停车设施规划:远期规划3个公共停车场,提供590个停车泊位,总面积为17700平方米
规划1个站前综合停车场,提供1400个停车泊位(包括烟台站配建泊位360个),总面积为42000平方米。
04
步行与非机动车交通系统规划:构成日常和休闲双网融合、连续完整的慢行网络。
1、滨海慢行步道:结合城市历史岸线公园,沿一、二突堤沿岸预留滨海慢行步道,串联规划区内各个休闲慢行驿站。
2、铁路公园步道:结合有轨电车线路,布设特色铁路公园步道,促进公共空间的有机整合。
3、城海游径:以分布式绿谷为骨架,提供可漫游、可停留的城海游径,形成连山接海的复合公共活力步行道。
4、区域慢行道路:依托城市主干路和重要次干路规划形成网络化区域慢行道系统,并与城市绿道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5、慢行友好道路:覆盖片区内部的全部次干道和支路,具有分流和汇集慢行交通流的作用。
结合道路空间条件,做好站点与滨海休闲带、外部绿道的对接。
上一篇:最新!芝罘湾一期专项规划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