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烟台市商务局获悉:今年上半年,烟台实际使用外资12.6亿美元、增长51.4%,总量、增幅均创同期历史新高。
实现进出口2032.6亿元、增长59.9%,总量、增幅均创历史新高,均列全省第2位,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2.8和17.7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对外贸易都在稳健提升。
烟台三面环海,拥有非常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城市。
自贸区烟台片区更是为城市对外贸易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今后商务工作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另外,所城里、朝阳街、夜间经济、7-11便利店等城市内部消费场所,也对城市经济一定的带动。
不过相比发展快速的青岛,烟台会怎样发力?
烟台产业经济稳步提升
外贸是推动城市经济外向发展的重要力量,能否有效稳住外贸基本盘,维持经济发展。
统计表明,2021年一季度山东的对外贸易同比增长高达38 .9%,稳稳地居于全国前列。
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无疑成为推动山东对外贸易的重要基础。
其中,烟台成为推动山东对外贸的很重要一员。
烟台从获批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跨境电商发展。
不得不说,现阶段跨境电商为外贸发展起到了关键重要的作用。
再基于三面环海的地理优势,联合8所高等院校成立跨境电商产业联盟。
在福山、蓬莱等9个区市落地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区,实现了全跨境电商全模式、全流程覆盖。
另外,据海关统计,上半年对美国、韩国、欧盟进出口分别增长129.7%、66.2%、63.4%,
跨境电商进出口突破60亿元,上半年完成出口超过90亿元,全部为净增长,增幅全省第一。
烟台市与世界五百强企业高层对话会等招商活动59场。
引进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58个、合同总投资3632.8亿元,其中引进三类500强项目80个,增长5.3%
在省级招商活动期间,累计签约重点外资项目15个、列全省第2位,总投资达24.4亿美元。
这其中,烟台园区发展的活力也非常强劲。
亚洲最大量产型深海智能网箱-经海001号网箱下水交付;
全省首个校企合作共建中日韩国际体育文化产业学院、全省规模最大OFLP境外募资出资基金;
山东自贸试验区首家中韩合资医疗机构、烟台市首家商业保理法人机构等“首”字号项目落定烟台。
截至目前,烟台在全省《总体方案》实施率达到93%,提前完成全年任务。
从2021上半年山东GDP排行来看:
烟台GDP以3918.3亿元,位居第三,对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60.9亿元,实际增速10.5%。
图片源于:数据山东吧
同为滨海城市,青岛在对外贸易方面相对比较成熟,经济增长也比较快。
2021年上半年,青岛GDP达到了6539.2亿元,对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24.4亿元,实际增速13.8%
据了解,青岛外贸进出口总值3975.2亿元,同比增长39.6%,两年平均增长19.2%。
前三大贸易市场东盟、欧盟和美国分别进出口分别增长71.5%、26.0%和44.2%。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分别增长56.6%、49.4%。
可以看出,青岛相对来说,贸易对象更加多元化,市场布局也较为合理。
所以,烟台下半年如何在对外贸易,已经城市经济上发力?
“1+233”体系下的城市发展
整体来看,烟台上半年产业、经济各方面,都已经步入了稳步提升的阶段。
但很多网友表示:城市的发力点将会在下半年。
7月17日,烟台《构建“1+233”工作体系的决议》。
其中关于产业发展方面提到:大力提升产业能级、精准开展“双招双引”……
大力提升产业能级:实施“9+N”制造业集聚培育工程,培育形成绿色石化、有色及贵金属本土产值2个2000亿级;
汽车、高端装备、电子信息、食品精深加工4个千亿级,生物医药、清洁能源、航空航天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精准开展“双招双引”:坚持深耕日韩、巩固欧美、拓展“一带一路”,加快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建设,聚焦产业链培育,瞄准三类500强精准招引。
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成样板”目标,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到“五个振兴”协同发力。
可以看出,烟台未来3年的重点依旧在产业上。
其实,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城市根基产业,都需要科学创新的运营环境。
那如何构建多元化贸易对象,提升国家级产业联动,才是带动城市经济的关键。
这不7月28-30日,烟台就举行了2021医药创新与发展国际会议。
会中提到:做大做强产业链,加快构建生物医药产业垂直生态体系。
布局“1+3+X”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签约26个总投资223.1亿元项目。
力争到2023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0亿元,成为国际、国内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生命科学创新示范城市。
再一次证明,在城市发展中产业经济越发重要。
所以你认为,烟台下半年的发展会怎样呈现?
下一篇:致敬!镜头下的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