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支唐院士及夫人张淑南女士落叶归根暨缅怀纪念活动27日举行,萨文宜说:
“长眠于福州,一直是父亲的心愿”
27日上午,“赤子之心·越洋而归——萨支唐院士及夫人张淑南女士落叶归根暨缅怀纪念活动”在福州三山人文纪念园·科技功勋园庄重举行。萨氏宗亲、学界代表、故里亲朋齐聚一堂,共同送别这位国际微电子学奠基人,见证一位远游赤子的最终归乡。
萨支唐夫妇。资料图
桑梓情深 魂归故土
萨支唐(1932—2025)院士是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微电子学家,先后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986年)、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年)、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98年)。他开创了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的缩写,即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提出影响深远的“萨支唐方程”,其研究成果成为现代半导体工业的基石,至今全球95%以上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仍基于CMOS工艺,是半导体器件物理学奠基人、晶体管与集成电路技术先驱。
“就在一周前,我带着父亲与母亲的骨灰‘回家’。旅程从父亲在美国佛罗里达盖恩斯维尔的家开始,经我在波士顿的家,再到厦门,全程约24小时航程、一万英里(16100公里)。回到中国、最终长眠于福州,一直是父亲的心愿。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让这一切成为可能的人。”萨支唐女儿萨文宜说,父亲与福州有着深厚渊源,把这里视为永远的家。萨支唐出生于北京,但5岁至17岁期间在福州度过,直到1949年赴美。
萨支唐曾就读于福州私立鹤龄英华中学(今福州英华职业学院),还曾担任过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教授。27日,福州英华职业学院和厦门大学的师生代表也来到三山人文纪念园,共同缅怀萨支唐。
“萨支唐先生是心怀故土、情系厦大的至亲挚友。他秉承父志,始终感念他的父亲萨本栋老校长为建设发展厦门大学倾注的巨大心血,赓续支持学校事业,悉心指导学科建设,积极增进国际交流合作,不仅捐资设立‘萨本栋博士研究助研金’和‘萨黄淑慎奖学金’,更是将毕生珍藏的在半导体物理学和固态电子学领域积累的科学研究档案悉数赠予厦大图书馆。”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会主席李明哲教授饱含深情地说,“萨先生不仅是半导体领域的开路先驱,更是一位倾囊相授的老师,他晚年坚持乘坐经济舱回厦大为学生授课的身影,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我们也在厦门大学物理大楼设立了萨支唐院士纪念特展,让师生了解萨先生的优秀事迹。”
萨文宜、萨立元等共同为萨支唐夫妇纪念碑揭幕。
雁门衍脉 驰誉西东
萨支唐是雁门入闽萨氏十九世孙。书香传家、文明融脉的雁门萨氏,其家风传承始终贯穿着文化交融与学识积淀的基因。
萨氏先祖萨都剌,获元英宗赐“萨”姓。作为一位少数民族诗人,萨都剌积极拥抱中原文明,身体力行蒙汉文化融合、文明融合;其传世诗集《雁门集》,名动朝野、誉满江南,流传后世、影响深远。
萨支唐祖父萨君陆,曾任福建华侨学校校长、北京侨务局参事、中央观象台台长等。萨君陆编撰的《雁门集编注增补二十卷》钞稿本,目前藏于国家图书馆。萨支唐父亲萨本栋是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国立厦门大学校长,也是享誉学界的物理学家,在电磁学与电机工程领域成就卓著。
家族积淀的深厚文脉、科学基因,以及拥抱先进文明的传承,为萨支唐的成长奠定了坚实根基。
清代中晚期以降,雁门入闽萨氏家族文教兴盛——既在科举场上屡有建树,更率先敞开胸怀接纳新式西方教育。萨氏族人始终以追求真理为念、以崇尚科学为志、以创新创造为己任,家族人才辈出,涌现出一大批科技界精英。萨支唐伯父萨本铁,是中国第一位被德国科学院聘为院士的著名化学家。惠及民生近百年的“虎标万金油”,其核心技术就是由萨本铁研发。萨支唐的弟弟萨支汉,是著名的数学家,在抽象代数、有限群论等领域成就斐然。
萨支唐在鼓楼区朱紫坊22号大院生活多年,这座院落堪称“精英摇篮”——除萨支唐之外,还走出法学家、政治学家萨孟武,中国数据库奠基人萨师煊,著名造船专家萨本忻,航空航天专家萨支天等业界翘楚。
“萨支唐既是CMOS工艺的核心发明者,还是深能级瞬态谱方法的创造者。如今,全球95%以上的大规模集成电路都基于CMOS工艺,小到手机、电脑,大到航天设备、人工智能芯片,其核心器件的制造都离不开这一技术。萨支唐之名,已深深镌刻于世界科学史册。他用一辈子的奉献,谱写了兼具科学高度与人文温度的人生华章,是雁门入闽萨氏家族光辉群像中一颗璀璨的明星。”萨氏宗亲代表萨方红说。
萨立元(左)、萨文宜(中)将萨支唐院士遗物捐赠给三山人文纪念园。
薪火永续 遗泽长存
“我们要特别感谢三山人文纪念园,感谢他们为筹办这场意义深远、令人难忘的纪念活动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感谢他们在福建科技功勋人物纪念园所设立的纪念碑,以及纪念展览。这些都是对父亲一生的珍贵致敬,我们深表感谢。”萨文宜说。
在“跨越彼岸的献礼”环节,萨支唐儿子萨立元、女儿萨文宜将萨支唐院士的珍贵遗物捐赠给三山人文纪念园。同时,他们将父亲撰写的经典教材《固态电子学基础》赠予三山人文纪念园、福建星瑞格软件有限公司及福州英华职业学院,让科学知识薪火相传。
“萨支唐院士是世界科学星空中闪耀的华人之光。他最终选择回到福州,回到这片他生活过的土地,这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回归,更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归根’,一种精神层面的‘回家’。”三山人文纪念园副总经理杨继忠说,“我们接回的不仅是一位科学巨擘的英魂,更是一颗赤子之心,一份绵延的家风。守护这份纪念,就是守护一座城市的价值坐标与文化根脉。”
活动最后,萨文宜、萨立元等共同为萨支唐院士夫妇纪念碑揭幕。随后,与会来宾依次敬献鲜花,向这位为世界半导体事业和家乡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作最后告别。(记者 管澍 文/摄)
上一篇:全国示范!福建拟推荐12所学校
下一篇:朝中社发表评论谴责美韩军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