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屿千栋闲置侨屋被“唤醒”
创始人
2025-11-26 09:22:57

猴屿千栋闲置侨屋被“唤醒” 

政府搭台,侨胞支持,163家企业“驻”下来

11月的闽江口,薄雾轻笼。在福州新区(长乐区)猴屿乡,沿省道而行,两旁是一栋栋风格别致的侨家小楼。青砖红瓦间,有些门前挂着“星创天地”等牌子,有些改建为书院、展馆、民宿。

这里是全国著名侨乡,全乡常住人口约5000人,海外乡亲约3.3万人。乡干部告诉记者,全乡约有1000栋闲置侨屋,“房子没人住,侨胞回来只能住酒店,既可惜,又割裂了乡情”。如今,这些“沉睡的资产”正被一一唤醒,成为猴屿乡乡村振兴的亮点。

猴屿乡系统盘活闲置侨屋。

政府搭台

侨屋“用”起来

猴屿乡正通过“政府搭台、侨胞支持、企业管理”的模式,系统盘活闲置侨屋。在2021年成立的“福建(长乐猴屿)华侨房屋保护和开发中心”统筹下,乡属企业江左明珠旅游开发公司统一租赁侨屋,按每年每平方米10元至15元的价格向侨胞支付租金,签约10年至15年,再进行分类改造与转租运营。

在猴屿村绿皮火车文化街区旁,一栋由五层侨屋改造的“星创天地”,已成为23家小微企业的共享办公空间。“这里生态好、政策优,我们很愿意扎根。”企业负责人说。据乡干部介绍,远在国外的侨胞对祖屋活化利用也很欣慰,房子有人管,还有租金收,一举两得。

据介绍,截至目前,全乡已租赁侨屋116栋,引进企业163家,形成海峡人力产业园、游龙电商产业园等平台业态。

分类开发

侨屋“活”起来

猴屿乡根据侨屋位置、结构特点,正分类推进三种活化路径。

公益展馆。侨领郑忠财将祖宅无偿提供,改造为“华侨书院”,成为展示侨批文化、侨风家训的窗口。

商业业态。首家民宿“番客故事”获5万元奖励,带动一批康养民宿等落地。红安河畔的“518小院”,由闲置楼房改造为数字企业园区,9家数字经济企业先后入驻。

总部经济与平台经济。依托优惠的房租和财税政策,猴屿吸引了一批企业将总部、区域中心迁入侨屋。一栋侨宅,可能同时是某电商平台的区域总部、某文创机构的设计中心。

侨智赋能

未来“亮”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猴屿乡去年10月启动“海外人才库”建设,目前已纳库153名海外人才,涵盖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名校精英。“侨智新质生产力培育中心”“一生长乐侨智交流中心”陆续启用,成为“问计于侨”的常态平台。

站在猴屿张村一片正在打桩的工地上,乡长林珊介绍,这里将建一座中高端文旅酒店,补齐文旅住宿短板,“很多侨胞希望回来有个舒心的住处,我们正把他们的愿望变为现实”。

侨屋“苏醒”了,侨心暖起来了。一栋栋老建筑从“乡愁符号”变为“振兴载体”,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画卷中,写下独具侨味的注脚。(记者 陈坚/文 受访者供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春消防紧急救援!一男子坠入饮... 近日气温骤降,长春市部分河流、湖泊表面虽已结冰,但受气温波动、冰层厚度不均等影响,冰面承载能力极不稳...
我国首次应急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 新华社酒泉11月25日电(记者 李国利 刘 艺)我国于11月25日12时11分成功发射神舟二十二号飞...
遭多年来最严重洪灾,泰国将派航... 【环球时报记者 任伊然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辛梅文】路透社25日报道称,泰国南部地区近期出现强降雨,加...
“管养+防护”双轮驱动 织密绿... 本报讯(记者 刘伟平 景静 文/图)为全面筑牢冬春园林绿化防火防线,同时提升苗木冬季抗逆性,近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