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展示无人机执行自动巡航与隐患识别任务。(华润燃气供图)
25日,华润燃气第二届媒体公众开放日主会场活动在榕启动。本次活动集中亮相了安全生产、客户服务与数智化建设领域的一系列创新成果,描绘出一幅“新质发展”的全新图景,吸引了近300名媒体与用户代表近距离体验。
活动中,福州大学与华润燃气新生物质能源转化产业研究院项目、福清融侨开发区综合能源项目、福州市燃气管网巡检项目三项华润燃气福建大区重点创新项目进行现场签约,标志着各方在能源建设领域迈出新的合作步伐。
构建能源合作新格局的同时,华润燃气也持续拓展合作生态,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国家管网等能源企业共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自融入福建城市燃气建设以来,目前福建大区资产总额达71.32亿元,通气管网总长超1.01万公里,累计服务居民用户232.51万户,持续守护八闽大地上的万家烟火。
除了夯实能源供给基础,华润燃气也在数智化浪潮中积极探索技术赋能。在无人机智能巡检基地,工作人员现场展示了无人机如何像“空中哨兵”般执行自动巡航与隐患识别任务。
记者了解到,这款无人机搭载了高精度红外镜头和灵敏的气体传感器,仿佛拥有“火眼金睛”,能精准捕捉管道是否发生泄漏、周边是否存在违规设置的围挡,以及是否有大型机械在保护区内“越界”施工等潜在风险。
为进一步提升安全监管效能,华润燃气还与公安视频系统联手,打造了“AI鹰眼卫士平台”,形成“空中+地面”双视角监管网络,系统如同布下一张无形天网,可对违规施工行为进行“零延时”智能识别与实时预警,大幅提升安全监管的敏锐度与响应效率,让隐患无处遁形。
数智化是行业前进的新动能,安全则是燃气行业始终不变的生命线。近年来,华润燃气持续加大投入,大力推动老旧管道和小区燃气设施更新改造工程,已累计投入约170亿元资金,用于消除长期存在的历史遗留安全风险,守护万家平安。
鼓楼区的福大怡园作为首批管道燃气小区,其燃气设施见证了从煤制气到天然气的演进。随着2023年—2024年地下管网改造完成,2025年初,地上立管改造工程也全面启动,将户内立管“迁居”至外墙,并统一换装智能远传表具。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针对24个楼栋重新规划布管路径,累计铺设新立管超5600米,惠及1021户居民。施工采用“1—2栋/批次”的精细化推进模式,新旧管道一日内切换完毕,并巧妙避开用气高峰,实现“无感改造”,在提升系统安全性的同时,让居民生活更加安心。
在服务升级方面,华润燃气创新推出“燃气管家”网格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一人专属、一次上门、一呼即应”的“三个一”贴心体验。消费者代表吕女士分享道:“有了专属管家后,业务办理非常顺畅。一次家中突然断气,管家边视频指导边赶来现场,处理完毕后还主动做了全面安检,专业又安心。”
“该模式通过网格化划分、固定持证管家派驻,结合企业微信、95777服务热线等数智渠道,实现一站式服务和问题高效处理,目前已在全国多城市推广,成为连接用户与企业的重要桥梁。”华润燃气综合服务部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除福州主会场外,本届开放日在全国范围内还设有14个地方分会场,通过多地联动全方位展示华润燃气在能源服务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华润燃气董事局主席杨平表示,面向未来,华润燃气将继续夯实“美好服务”根基,把握“新质发展”方向,深化客户体验,加快数智化转型,构建安全、绿色、高效的现代能源服务体系。(记者 沐方婷 通讯员 谢抒原 吴家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