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早高峰期间,北京地铁1号线车厢内突发紧急状况,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助在八宝山站紧张上演。北京地铁员工刘济宏、郑晓蕾凭借专业能力与责任担当,联合热心乘客成功救助一名晕倒乘客。无独有偶,当天上午,5号线北苑路北站也发生类似险情,多名地铁工作人员合力救起另一名晕倒乘客,两场救援均为乘客赢得宝贵生机。
当日早高峰时段,北京地铁八宝山站上行列车即将进站时,司机突然发现列车车头第一节车厢内有乘客晕倒,立即通知车站综控室。情况危急,综控员第一时间同步通报站台值班站长;正在站内巡查的值班站长刘济宏接到消息后,火速赶赴现场。
抵达现场后,刘济宏发现晕倒乘客已失去意识,伴随失禁症状且无呼吸迹象,情况万分危急。他当即安排综控室拨打120急救电话,与此同时,站台岗郑晓蕾迅速取用站内AED设备。郑晓蕾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快速开机、粘贴电极片,配合心肺复苏为乘客实施电击除颤。此时,站内两名自称来自阜外医院的医生主动上前,与刘济宏、郑晓蕾轮流为乘客实施心肺复苏。持续的按压与除颤交替进行,为乘客争夺每一秒宝贵的生命时间。经过11分钟的紧张施救,晕倒乘客终于恢复自主呼吸,现场所有人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下。
地铁八宝山站
120急救人员抵达后,刘济宏详细告知救助过程及乘客身体状况。在确认乘客有家属陪同后,急救车将其送往玉泉医院进一步救治。事后,刘济宏仍放心不下,主动致电乘客家属询问恢复情况,得知乘客病情稳定后,才倍感欣慰。
无独有偶,当天10时16分,北京地铁5号线北苑路北站站台上,站务员王元正与同事李芳芳交接工作时,手台里突然传来行调急促的指令:“下行1111次列车21门有乘客晕倒,立即前往处置!”接到指令后,多名地铁工作人员迅速行动、协力救援——有人立即开展心肺复苏,有人快速去取AED设备;在全力救助乘客的同时,综控员陈舜骥已拨通120请求支援,并通过广播寻求站内医务人员帮助。10时29分,两名医务人员赶到现场,接过救援接力棒继续施救。10时48分,120急救人员携带设备抵达,将乘客转运至医院。当日中午,医院传来消息:该乘客已脱离生命危险。
北苑路北站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北京地铁公司多次邀请专业力量对员工进行应急培训。此次一日两场的成功救援,既是北京地铁员工日常应急演练成果的实战检验,也是其责任担当与专业素养的生动体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编辑/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