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福州的发展活力,藏在每一个县(市)区的奋斗故事里。掌上福州客户端《县在发生》专栏已全新启航,这里有你熟悉的家乡,也有你没想到的“新玩法”。我们将带大家“云打卡”县域经济第一线,揭秘基层治理新智慧,见证城乡融合新变化。
稻田音乐会
福州新闻网11月24日讯(记者 谭湘竹 通讯员 李煜晗 余圣建)金黄稻浪随风起伏,稚嫩童声伴着风声飘扬,孩子们坐在田埂上,随着音乐节奏,拿起非洲鼓,在老师的指导下敲出了欢快的节奏……深秋时节的闽侯县白沙镇井下村,一场别开生面的“稻田音乐会”正在丰收的田野间上演。这场以天地为舞台、以自然为伴奏的演出,不仅是乡村美学的创新表达,更是井下村以“研学+农文旅”融合模式激活乡村振兴动能的一个生动缩影。
孩子们拿起非洲鼓,在老师的指导下敲打出欢快的节奏
井下村并非普通的田园乡村。作为白沙镇唯一的革命老区村,这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近200名城市知青响应号召在此插队落户,将青春汗水洒遍山野。如今,斑驳的知青旧居、老式农具和泛黄照片,仍在无声诉说着那段激情岁月。
资料图片:井下知青文化村。石美祥 摄
依托这份独特的文旅禀赋,近年来井下村以“乡村研学”为支点全力撬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我们依托知青村的历史背景,引进福州市美佳利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流转100亩土地,精心打造‘知青小镇’乡村旅游项目,于2022年3月正式开放运营。”井下村党支部委员冯昌礼介绍,项目落地后,为昔日沉寂的村庄引来不少人气。“我们不仅要留住乡愁,更要让红色基因与知青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引擎。”据介绍,2022年3月开放以来,这里既成为老知青追忆青春的“精神家园”,也吸引了年轻一代前来触摸历史脉搏。
知青记忆馆
如何让历史资源“活”起来?井下村选择以“乡村研学”为支点,撬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今年秋季,“知青小镇”创新推出稻田音乐会研学活动,让游客在丰收现场歌唱丰收,在稻香中感受艺术与自然的共鸣。
“音乐会的舞台直接设在稻田里,孩子们可以一边听歌一边参与收割,这种沉浸式体验在城市里无法复制。”一位带队老师感叹道。
五星农场
除了极具氛围感的稻田音乐会,井下村还在五星农场精心打造了“农夫的乐园”,推出捞金鱼、喂兔子、赶鸭子等趣味十足的亲子互动项目。孩子们在田间地头体验农事、在手工制作中感受匠心、在读书课堂中汲取知识、在稻田运动会中释放活力,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既锻炼了实践能力,又增长了见识,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知行合一”。
“今年的秋季研学活动已吸引福州小金星、耶鲁等多家幼儿园参与,预计总接待量将达2万人次。”冯昌礼介绍,为了进一步拓展客群,村里还落地了白鹭洲•竹野栖宿度假营地,与“知青小镇”形成“互哺”引流效应,既能满足亲子家庭的研学需求,又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前来打卡体验,让不同年龄段的游客都能在井下村找到专属乐趣。
白鹭洲•竹野栖宿度假营地
人气渐旺,村民的“钱袋子”也跟着鼓了起来。村口摆摊的林阿姨笑着算起经济账:“周末的时候,自家种的地瓜、笋干,一天能卖几百元!”随着村里客流量持续攀升,不少村民纷纷在家门口摆摊设点,售卖当地特产、农家小吃,“系列活动已给村里农户带来稻谷、农作物、农产品等销售收入将近10万元,有效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冯昌礼。
稻田深处,歌声未歇。从知青记忆的文化沉淀到稻田音乐会的创意出圈,再到亲子研学与乡村露营的多元布局,井下村以“研学+农文旅”为纽带,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奏响了一曲乡村振兴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