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消费,并不只是“买买买”,它展示个人选择,反映市场动向,也揭示社会风尚。福州新闻网客户端开设《新消费》专栏,我们希望深入一线,用笔尖和镜头捕捉榕城最鲜活的、最有趣的消费讯息,洞察消费热点之下的市场趋势,记录老百姓衣食住行的最新变化。
强冷空气南下
为福州带来了寒意
也悄然点燃了
消费市场的一把“新火”
记者走访发现
今冬的“温暖消费”正悄然蜕变
从一顿火锅、一池温泉
到一件取暖器
背后是消费场景、模式和理念的
焕新升级
吃火锅堂食排队到深夜 宅家复刻“同款”
天气一转凉,热腾腾的火锅便成了许多人驱寒聚会的首选。
周五晚上,随着时针逼近10点,不少门店已经打烊,街上行人渐少,但位于仓山区浦上大道的朱富贵(欢乐颂)店,依然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店内食客们围炉而坐,大快朵颐,暖意融融;店外等候区不少顾客捧着热茶,耐心等待叫号。

火锅店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记者 吴桦真 摄
消费者陈可
“我是从江西过来找朋友玩的,晚上8点多到福州,朋友说正好这个点过来不用排队可以带我吃‘必吃餐厅’,没想到还是要等一会。”
这样热闹的场景
并不仅仅出现在人气餐厅
街头巷尾
越来越多火锅店
也感受到了这股“暖流”
鼓楼区五凤街道上,一家主打羊蝎子的餐厅里,热腾腾的大锅咕嘟作响,浓郁的汤汁包裹着大块羊肉,香气四溢。刚下班的白领小林和朋友相约在此碰头,只为吃上一锅热气腾腾的羊蝎子火锅。
来自美团和大众点评的统计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最近一周,福州地区火锅店餐饮堂食线上订单量较10月同期增长超30%,海鲜火锅、潮汕牛肉火锅最受欢迎,成为市民御寒聚餐首选。
此外,为了满足“宅家”消费者的需求,永辉、朴朴等商超也推出“有料火锅局”和“火锅节”等活动,将这股火锅热潮从餐厅延伸至家中,让市民足不出户也能复刻餐厅同款美味。
泡温泉泡汤升级为微度假 搜索量涨近三成
作为“中国温泉之都”
福州与温泉的缘分由来已久
不少市民都有“泡汤”的习惯
眼下,随着气温降低,“汤客”们也纷纷换上泳装,在雾气氤氲的温泉中放松身心、驱散凉意。
这周末,市民林女士一家三口就选择自驾前往永泰的一家温泉酒店“微度假”,“最近工作压力大,正好离开三点一线的环境放松放松。”
事实上,温暖的温泉不仅吸引着本地市民,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
美团旅行最新数据显示,“福州温泉酒店”搜索量同比增长28%。除了本地市民外,来自泉州、莆田、厦门等地的游客也成为跨城“泡汤”的主力军,带动了温泉消费热潮。
“立秋后从全国各地来泡温泉的游客数量明显上升。大家都觉得泡温泉不仅舒适,还能为接下来的生活和工作‘储备能量’。”福州溪山温泉度假村相关负责人介绍,以上周末为例,单日接待温泉游客超500人次,同比增长50%。

2025福州温泉旅游节活动现场热闹非凡。记者 林双伟 摄
与此同时,21日,以“有福之州·泉享暖冬”为主题,2025福州温泉旅游节也在连江贵安溪山温泉度假村启动。活动推出温泉美食集市、非遗民俗夜游、篝火音乐节等特色活动,通过构建集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消费链条,持续激发市民游客的消费热情。
显然,随着气温继续走低,温泉的热度还将“再加一把火”。
买装备取暖器不只求热 还要“保湿”才行
打工人小陈
“福州的天气就是一夜入冬,我衣柜里的短袖还没收起来,就要穿羽绒服了。”
打工人小陈的感慨
道出了许多市民的心声
而这种“断崖式”降温
直接催生了不少即时性消费需求

市民选购保暖衣服。记者 吴桦真 摄
20日一大早,小陈便通过沃尔玛小程序火速下单了加绒睡衣、充电热水袋和一大包“暖宝宝”:“这类保暖用品放了一年,效果总归会打折扣,就得现买现用才好用。”
朴朴APP上,“怕冷星人保温站”“热气腾腾暖身体”等榜单也迅速更新,保暖围脖、注水热水袋、手套等商品纷纷入选“换季暖冬黑马榜”。

取暖电器被摆放在显眼位置。记者 吴桦真 摄
与此同时,取暖器也成为不少市民对抗“冷空气攻击”的道具。在苏宁广场电器旗舰店,记者看到不少商家将暖风机、踢脚线等取暖电器摆放在显眼位置,价格从200多元到1000元不等。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
与以往单纯追求“热”不同
如今的消费者对取暖电器
提出了更高、更精细的要求
“我比较在意用电量和使用感。”在销售员的讲解之下,一名消费者最终决定购买一款主打“保湿、速热”的暖风机,“太干的话用久了容易头晕,买了都不敢用。”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干燥是冬季取暖的普遍痛点,具备加湿功能的取暖设备因此更受青睐。与此同时,踢脚线类型的产品因为节省空间、保暖效果更好,来询价和购买的消费者也多了不少。
寒风凛冽,却吹不散城市烟火气,福州的“暖经济”正由一个个具体的消费选择共同点燃。这升腾的热气,暖了胃,暖了身,更暖了这座有福之城的消费活力。
记者:吴桦真
编辑:陈颖
策划:吴文霖 冯雪珠 陈玲云
福州新闻网客户端原创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