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寒冷,保温杯成了不少人暖身养生的必备品。然而,保温杯如使用不当,很可能会变成一枚“炸弹”。
近日,国家消防救援局发布安全提示,使用保温杯时应注意避免在密闭条件下长时间盛放某些易发酵或产气食材,否则可能因气压骤增导致杯盖爆开,造成意外伤害。
保温杯发生爆炸。图源:淮安消防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保温杯爆炸”并不鲜见,全国多地都曾发生过相似案例。这些案例中,有的当事人装入了沸水,有的装入了除垢剂及热水,还有的装入了泡腾片及热水。从网上发布的视频可以看到,保温杯被摇晃后,在打开盖子的一瞬间发生了爆炸,瓶盖被猛烈弹出,有人被溅出的热水烫伤了手。更有甚者,被飞出的瓶盖击伤了眼睛:福建福州一女孩在保温杯里泡了红枣忘了喝,十几天后拧开瓶盖时发生爆炸,杯盖弹起导致其右眼球破裂。
为什么常见的保温杯一旦使用不当会如此危险?记者咨询了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刘丙涛。“红枣、枸杞、胖大海等食材含糖量高,且可能携带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长时间密闭浸泡,会发酵产生大量气体,使杯内压力迅速升高,开盖瞬间极易发生喷涌甚至爆炸。”刘丙涛提醒,除了红枣、枸杞,果汁、奶茶等含糖饮料以及碳酸类液体,也不宜长时间存放在保温杯中。
同时,刘丙涛也提醒,使用除垢剂清洗保温杯时也需谨慎。除垢剂与保温杯内胆的水垢接触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若此时保温杯处于密闭状态,气体无法及时排出,杯内气压会迅速升高,当压力超过杯体承受极限时,就可能引发爆炸。
此外,以上发生爆炸的案例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即“用力摇晃”。尤其是泡腾片、除垢剂等在保温杯内密封环境下会产生大量气体,而摇晃后杯内的压力会明显增加,从而让杯子爆炸。
国家消防救援局提醒,保温杯不要装入沸水后立即密闭拧紧杯盖,请勿摇晃装有热水的保温杯;请勿长期存放例如红枣、枸杞等易发酵的食品;在使用除垢剂清洁保温杯时,不要拧紧杯盖,不要摇晃杯子;除玻璃保温杯外,选用不锈钢制品的保温杯时也要注意材质。201不锈钢材质不是食品级材料,属于工业用品材料,千万别用,应选用符合安全标准的304、316材质。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