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邑大再联手,共拓人工智能、低空与应急新蓝海
创始人
2025-11-16 11:15:46

11月14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五邑大学2025年度学术研讨会举行。研讨会汇聚两校专家学者,聚焦能源、低空、海洋、应急等关键领域,紧密对接国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部署,旨在搭建起跨地域、跨领域的长效合作平台,让北航的顶尖科研实力与五邑大学的区域服务优势同频共振,共同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新路径。

11月14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五邑大学2025年度学术研讨会举行。 南方+ 黄烨倩 拍摄

从早期援建奠定的深厚根基,到如今在空天技术、工业互联网应用、应急安全保障等领域的深度联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五邑大学有着四十载携手同行的深厚情谊。据介绍,本次研讨会是两校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战略,深化校校合作新机制,共同创办的“双实论坛”的一次学术会议,也是两校在新时期深化合作的务实行动与精彩开篇。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低空与应急管理”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其中,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检查评估所所长于盟就《低空经济发展与安全》作政策解读,为两校科研合作指明方向;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授杨世春、教授刘军、教授赵士腾与副教授郑旷宇分别就电动航空动力电池智能管控、空海跨域网络、AI赋能高温结构材料及面向应急场景的智能无人机系统等前沿技术作专题报告;来自五邑大学的教授李会军、教授王英与教授池振国则分享了AI与工业4.0融合、智能氢能发展及特种高分子材料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检查评估所所长于盟就《低空经济发展与安全》作政策解读,为两校科研合作指明方向。 南方+ 黄烨倩 拍摄

“今天的交流对我很有启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主任刘军表示,“五邑大学团队提出的低空通信与海洋监测融合方案,为我们研究空海跨域网络提供了重要的场景验证,未来双方可共同探索面向近海救援、海洋运维等任务的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

五邑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王英则从能源与产业联动角度指出:“江门拥有完整的氢能产业链基础。我们期待与北航在电动航空动力电池领域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氢-电’混合能源系统在低空飞行器中的应用,构建绿色、高效的能源示范体系,为大湾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核心动能。”

五邑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王英期待两校从能源与产业方面开展联动合作。 南方+ 黄烨倩 拍摄

“后续,我们将推动论坛走向制度化、常态化,每年围绕大湾区产业亟需与前沿领域设定主题,打造一个融汇北航顶尖科研实力与五邑大学地方服务特色的高层次协同创新平台。”五邑大学党委书记栾天罡透露,下一步将学习借鉴北航在相关领域的先进经验和雄厚积累,依托五邑大学在地方产业结合方面的基础和特色,力求在联合攻关、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新的实质性突破,通过“以服务汇聚资源,以特色谋求发展”的路径,全面提升五邑大学的人才培养与技术革新能力。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低空与应急管理”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南方+ 黄烨倩 拍摄

于盟表示,他希望双方能以此次研讨会为纽带,进一步强化战略共识,将合作视野更多融入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大局,更多对接新型工业化建设需求,在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技术、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低空经济安全监管、应急救援智能化保障等关键领域深化研究、携手突破,让学术研究更具“国家站位”和“安全底色”;同时也希望双方持续创新协作模式,打破学科界限、地域界限,推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打造高校协同服务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的示范样本。

广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姜琳对两校合作寄予厚望,期待通过两校的深度合作,形成“顶尖高校引领+地方高校承接+区域产业支撑”的良性互动格局,为广东高等教育强省建设注入新动能,也期待两校在人才培养领域,能充分实现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的深度融合。她表示,广东省教育厅也将持续为两校的合作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与资源保障,助力双方将合作共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育人成果与发展实效。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黄烨倩

通讯员 江逸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119 消防宣传月系列活动 |... 为筑牢辖区消防安全防线,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百色消防组织消防宣传车,深入重点区域及人...
“英雄福州城”闽剧专场演出在仓... 福州新闻网11月16日讯(记者 谢敏 通讯员 周成楠 文/图)11月16日上午,“英雄福州城”闽剧专...
福建下周冷空气到访,断崖式降温... 16日依旧还是副高掌控天气格局,福建省多云到晴,局部有小雨,这样的晴好天气从明天(17日)开始转变。...
车子多次遭“开门杀”受损,女子... 近日,家住杭州的李女士发布视频控诉,邻居多次“开门杀”,自己无奈在车位上打桩防护反遭邻居摇晃,引发广...
14岁中国少年凭借这一发明斩获... 近日,在第77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上,来自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的14岁少年贾明轩,凭借其发明的“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