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建安区神鹰救援队:民间救援的专业守护
创始人
2025-11-16 07:45:41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 宋广军 通讯员 安程林

在许昌市建安区,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来自不同行业,是身边的普通人,可能是你的邻居、同事或朋友。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默默坚守自己的岗位,而一旦发生险情,便会迅速集结,换上统一的救援服装,带着专业装备奔赴现场,成为无畏的“逆行者”。他们,就是建安区神鹰救援队的队员。

“胸外按压时,双臂一定要伸直,利用上半身重量垂直下压,深度控制在 5-6 厘米,频率保持每分钟 100-120 次,这个力度和节奏必须精准,才能为患者争取生机。”9月10日,在神鹰救援队驻地,一场紧张而有序的急救培训演练正在开展。队员们围在模拟假人周围,全神贯注地聆听教官讲解急救技巧。

从胸外按压的力度控制,到人工呼吸的标准操作,教官逐一分解动作、反复示范,确保每一位队员都能熟练掌握。这类系统专业的训练是队伍每周的“必修课”,只为让队员始终保持最佳救援状态,随时能战。

“‘打铁还需自身硬’,灾情现场险象环生,只有技能过硬,才能把一腔热血变为有效的救援力量。”救援队指导员刘得中说,队员们在日常训练中,坚持一学二练三复盘,不断提升专业救援能力。

据了解,建安区神鹰救援队由一群热心公益、具备急救与救援基础技能的市民自发组建,属于民间公益救援组织。目前有30名队员,配备冲锋舟、急救箱、破拆工具等基础救援设备。救援队定期邀请专业急救讲师和退伍军人开展培训,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练”的模式,全方位提升队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我们成立救援队的初心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在意外的关键时刻,用我们的专业和速度,去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谈起成立救援队的初衷时,该救援队负责人兰涛说。

神鹰救援队的成立,为建安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固了一道“民间防线”。不论面对何种突发事件,这支队伍都能依托其专业能力和地域优势,第一时间提供有效支援,为生命救援抢得宝贵时间,进一步提升了本地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切实筑牢“平安建安”的基石。

“我们寻找多方合作,为救援工作打开新局面,由于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队员们更是信心百倍参加救援工作。”兰涛告诉记者,救援队的救援范围包括山野水域救援、城市搜救、自然灾害救援、其他安全事故等多方面。还和多个社区签订救援联动机制共建协议,承担公益救援、防灾减灾宣传培训等任务。

“做长长板、突出特色,‘小而精’式差异化发展也是一种可行办法。”兰涛说,他们会通过建立健全长效培训制度、完善保障机制等方式提升队伍建设水平,通过严格准入标准、细化奖赏评估制度等方式吸纳更多人才,打造一支能够应对特定险情任务的骨干队伍。

“防大于救”,强化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势在必行,“只有大家真正将防灾减灾技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的付出才更有价值”。兰涛表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119 消防宣传月系列活动 |... 为筑牢辖区消防安全防线,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百色消防组织消防宣传车,深入重点区域及人...
“英雄福州城”闽剧专场演出在仓... 福州新闻网11月16日讯(记者 谢敏 通讯员 周成楠 文/图)11月16日上午,“英雄福州城”闽剧专...
福建下周冷空气到访,断崖式降温... 16日依旧还是副高掌控天气格局,福建省多云到晴,局部有小雨,这样的晴好天气从明天(17日)开始转变。...
车子多次遭“开门杀”受损,女子... 近日,家住杭州的李女士发布视频控诉,邻居多次“开门杀”,自己无奈在车位上打桩防护反遭邻居摇晃,引发广...
14岁中国少年凭借这一发明斩获... 近日,在第77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上,来自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的14岁少年贾明轩,凭借其发明的“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