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现场直击
创始人
2025-11-13 08:13:32

“脑力马拉松”数智大比拼

——第二届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现场直击

空气中弥漫着指尖敲击键盘的声响,一场“攻防战”在屏幕深处上演;不远处,无人机灵巧地吊起重物穿桥过洞,机械臂则在编程指令下精准抓取、打磨……12日,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内,第二届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进入白热化,赛场化身为未来工厂与数字空间的缩影。记者走进赛场,零距离感受全国顶尖工匠们如何利用代码、算法与精准操控,展现“数智”时代的硬核风采。

数据安全守护者:

屏幕前“攻防”11小时

数据安全管理员赛区静得能听见呼吸的声音。选手们凝神屏息,指尖在键盘上飞舞,只有屏幕上飞速跳动的代码,透露着这场“脑力马拉松”的激烈。场外大屏实时滚动的得分,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弦。这场总时长约11小时的鏖战,是所有比赛项目中耗时最长的,也是对选手意志与智慧的双重考验。

“挑战非常大,新的知识点层出不穷,要求我们现学现用、即学即用。”来自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的选手郑原俊赛后坦言,比赛不仅考验选手对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更侧重于AI(人工智能)安全实践、数据攻防对抗等前沿技术的即时应用能力。

曾在中国移动福建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担任基础通信网维护工作的林煜豪也参加了这项比赛。他曾参与厦门金砖峰会等重大活动的网络安全保障,手握机房自动巡检机器人等多项创新成果。谈到比赛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环节,他说是AI大模型问答。“要通过技巧,从AI大模型那里获取一些它不愿透露的知识,然后进行一个AI大模型的越狱攻击,这个题目很新颖。”林煜豪说,赛题模拟真实业务,直接提升了他对数据加解密、数据脱敏、数据分类分级技术的掌握深度,受益匪浅。

问及为何此次大赛会瞄准去年刚“入列”的新职业,该项目裁判长金建军表示,该职业人才紧缺,希望通过大赛为国家推动相关立法做准备,并带动相关行业的人才培养。

无人机“全能王”:

组装穿越投放一气呵成

在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赛项现场,速度与精度是求胜法则。选手们首先要在120分钟内,像拼装精密版“乐高”一样,将一堆零件变成一架无人机,任何线缆连接或校准的疏忽都可能导致“炸机”。随后,选手需操控无人机吊载重物,以每秒3米的速度匀速绕桩,再灵巧地穿过桥洞,最终将重物精准投放到指定地点,并在5米高处稳稳悬停30秒。这些对选手的操控细腻度要求极高。

“上次大赛比的只是无人机的应用,这次从无人机‘硬件’的精密装调,到‘软件’的智能飞行控制,再到‘应用’的实战吊运任务,每个环节都紧扣行业一线需求,每一项技能都映射着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脉搏。”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赛项裁判、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漳州供电公司高级工程师陈杰说。

来自福建电力泉州供电公司的陈锴,刚工作两年就参加国赛。小伙子感慨地说:“比赛用的飞机控制难,没避障,且在室内用不了定位系统,对选手的操控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对于平常用惯了专业无人机的他来说,组装完全是一项新技能。“才做一半,已是满头大汗。”

“未来,无人机不仅是流水线上的工人,更将是各行各业的能手。比如,它可以代替人登上电塔检测甚至开展维修作业,也能在喷洒农药的基础上,监拍农作物长势、进行虫害预测或监测等。”该赛项裁判长邵瑰玮说,大赛旨在强化选手对无人机操控原理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填补“无人机+”的数字技能人才缺口。

第二届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现场直击选手(右一)隔着安全网操控无人机参加决赛。记者 郑帅 摄

搭建“智慧大脑”:

打磨未来无人工厂

在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实操比赛现场,记者看到,每个选手的比赛场地,是一个10多平方米的空间,这里有电脑、机器臂、工作台等。只见选手们精心编程,让机械臂动了起来,然后按照指令,精准完成一项项工作。

该赛项副裁判长渠金才说,工业机器人在从事可预测、可感知、重复性工作等方向可替代人工操作,从而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此次比赛设计了仿真系统构建与测试、设备检查与诊断、工作站检查与测试、系统运行与优化、数字化远程运维与状态监测五大模块任务,并考核选手的职业素养与安全意识。

“编程没做好,机械臂可能都无法动起来。不懂维修和应用,工件也不可能完成好。选手要会软件、硬件、设计、维修,传递的就是一个无人工厂‘智慧大脑’理念。”一名刚完成比赛的选手说。

渠金才介绍,上届大赛也有工业机器人项目,是以焊接工种偏机器人操作为主要考核方向,本次比赛则增添了许多数字化元素,覆盖了工业机器人的多数产线应用。“首届是夯实基础,本届则是综合应用。目前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是急缺工种,未来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广,对综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在加大。”

延伸阅读

数字新产品

让生活更酷

大赛不仅是竞技场,也是数字化创新成果的秀场。

安踏集团展出的“懂情绪”篮球鞋,通过智能感知运动员状态,自动调节鞋底支撑系统,当运动员情绪高涨、准备起跳时,鞋底的碳纤维条快速伸出,能使运动员起跳高度最高增加3.63%;九牧集团的K8音乐花洒则巧妙内置蓝牙音响与麦克风,让浴室秒变KTV,满足青少年爱当“浴室麦霸”的多样化嗨唱需求……这些来自福建企业的创新产品,让观众直观感受数字技术为日常生活注入源源不断的乐趣。(记者 李白蕾 通讯员 林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救护车租赁价格 救护车租赁价格:影响因素与市场分析 在医疗转运需求日益增长的当下,救护车租赁成为了许多人在紧急情况...
南通智海防护用品有限公司成立 ...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南通智海防护用品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邱博峰,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经...
沈阳成立联合督导组 齐抓共管守... 近日,辽宁省沈阳市纪委监委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成立联合督导组,对全市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针...
福建省消委会:分清“定金”“订... 省消委会发布消费提示 分清“定金”“订金” 防范“先用后付” 日前,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省消...
多名老人组团开电动轮椅上高速应... 11月12日,网友发布视频称,海南儋州万洋高速上,有多名老人疑似组队开电动轮椅,行驶在应急车道,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