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5山东(青岛)海上风电综合应急演习在山东半岛南部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分公司建设的望海风电场成功举行。本次演习是山东海事部门及海上搜救机构举办的离岸最远的一次综合演练,也是中国北部海域规模最大、离岸最远、难度最大的海上综合应急演习,全方位检验了我国深远海风电应急救援能力。
本次演习科目二“落水人员搜寻与救助”中,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在收到求救信号后迅速行动,采用救生艇和直升机的方式,搜救落水人员。杨雪梅/摄
据悉,演习共出动包括“海巡11”“海巡0571”“北海救111”等在内的各类船艇14艘、直升机及无人机20架、参演人员120余人,科目全、参演力量多、配合难度大,是对应急通信指挥、船岸联动和海上救助应急力量协作水平的一次贴近实战的重大检验。
演习背景设定为寒潮大风过境青岛海域,海上风电运维人员及作业面临严峻安全挑战。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分公司决定对望海风电场30余名人员进行撤离,在撤离过程中,“耀阳588”轮发生3人落水险情,同时“润航118”轮与升压站发生碰撞引发火灾和燃油泄漏。演习围绕“海上风电场船舶及人员撤离”“落水人员搜寻与救助”“船舶消防灭火”“溢油围控与回收”四大科目依次展开,共调动包括海事巡逻船、专业救助船、拖轮、清污船、无人艇在内的多型船舶及救助直升机及监测无人机,实现了海陆空立体协同作战。
演戏科目四“溢油围控与回收”中,应急船舶迅速靠近,使用围油栏对溢油进行围控,将溢油控制在有限的水面范围内,并进行回收。王加帅/摄
本次演习所在的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望海风电场水域,位于青岛市海上搜救责任区,是全国首个离岸超30公里、水深超30米的海上风电项目,拥有全国首个无人值守智能化升压站。该风电场属于山东半岛南海上风电集群,总装机容量超300万千瓦,可满足800万普通城镇居民一年的用电需求,承担着保障青岛、威海、烟台三市的能源供应。同时,该风电场建成了“海上风电数字孪生智慧监管平台”,并全容量登记CCER,为海上新能源开发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作为演习的重要参与方,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分公司是山东省清洁能源建设的重要力量,致力于在山东省投资、开发、建设、运营清洁能源项目,在青岛、威海等省内7地市运营17座陆上风电场站、2座海上风电场站、1座海上光伏电站、2座电化学储能电站等,曾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山东省优秀电力企业”等荣誉,省内新能源装机容量382.12万千瓦、储能装机容量20万千瓦/40万千瓦时,其中风电装机稳居山东省首位,为实现绿色电力供应和推动海洋能源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次演习有效检验了《青岛市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和《青岛市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预案》的实操性,提升了多部门联动作战与海上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为山东省海上风电产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应急保障基础。
未来,山东将继续加强海上能源安全体系建设,推动海洋能源科技创新与应急能力提升,助力“海洋强省”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目标实现。
文|中国能源报记者 吴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