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消防产品何以流入市场?
创始人
2025-11-11 07:46:34

救命器材竟成摆设

不合格消防产品何以流入市场?

工作人员在试验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一氧化碳防护性能。图据新华社客户端

灭火器灭不了火苗、消防呼吸器过滤不了烟气毒性、消防水带一进水就破裂……不合格的消防器材不仅可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本身也可能成为危险源。

为何“救命器材”成了“摆设”?不合格的消防器材是怎么流入市场的?记者展开调查。

关键材料“以次充好”“偷梁换柱”

随着人们消防意识的提升,一些包含小型灭火器、防毒面具等消防器材的家用消防应急套装近年来销售火热,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同类产品价格为何如此悬殊?业内人士表示,消防器材质量参差不齐是主因。

记者梳理发现,在近年来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抽查检验中,不合格消防产品时有“上榜”。2024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防火门、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等3种消防产品的抽查结果显示,不合格率分别为9.4%、9.1%和4.2%。

以应急套装中常见的灭火器为例,广州质量检验研究院新材料及无源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规定,ABC干粉灭火剂主要组分为磷酸二氢铵,含量为75%;但抽检中发现,一些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中被掺入滑石粉等廉价填充物,替代了磷酸二氢铵等有效成分。

记者在一份不合格产品的检测报告上看到,该产品第一主要组分磷酸二氢铵含量仅为43.8%。“在关键材料上‘以次充好’‘偷梁换柱’,从表面上看区别不大,但严重影响消防产品的灭火效能和安全性。”这位负责人说。

再如应急套装中经常配置的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若关键过滤材料不达标,就不能有效过滤有毒烟雾和颗粒。检测标准要求,一定时间段内,呼吸器一氧化碳透过浓度的时间加权平均值不应大于200mL/m3。但从抽检结果看,有的不合格产品该数值已超过1000mL/m3,原因就在于关键材料一氧化碳触媒被“动了手脚”。

违法成本较低,监管存在薄弱环节

不合格的消防产品是如何流入市场的?记者调查发现,由于消防器材的生产门槛较低,厂商鱼龙混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广州市质量监管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不法生产场所往往规模小、设备简单、工艺粗糙,一旦某个场所被查处,不法分子会迅速转移生产设备、库存和人员,到新地方重起炉灶。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说,根据查处的线索,也有个别正规厂家受利益驱使生产非标产品。

此外,部分消防器材的使用规定流于形式,执法震慑力有待加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生产、销售不合格的消防产品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从重处罚。法律专家称,许多消防产品质量案件的罚款金额只有几千元,违法成本较低。 据新华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安消防救援支队多形式开展消防... 连日来,围绕第34个全国消防日“全民消防,生命至上”的主题,贵安新区消防救援支队走进辖区企业、农村、...
安全生产 | 中山公用成功举行... 11月11日上午,围绕2025年全国消防宣传月“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主题,中山公用联合...
李雯雯写给李雯雯的信:为它再多...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11月11日第09版)十五运会期间,人民日报海外版与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
闽人智慧|光影奔腾120年:从... 编者按: 百年光影掠过鹭江,从1905年鼓浪屿的首次银幕闪烁,到2025年金鸡百花电影节的星光璀璨...
清城区举办未成年人保护主题活动... 为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11月9日下午,“守护朝阳·共育未来”清城区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