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年跻身全国园区百强榜 福州高新区到底强在哪?
创始人
2025-11-06 08:53:05

赛迪顾问日前发布《2025年中国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福州高新区在全方位的参考坐标系中综合比对,稳中有进:在“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中排名第82位,较2024年度提升了14个位次,连续两年跻身全国园区百强榜;在“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制造)百强”榜中排名第49位。

通过榜单不难发现,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和动力始终在于产业。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福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上扬曲线”是如何绘就的?为此,记者走访园区一线探寻答案。

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开展海水直接制氢试验。记者 林双伟 摄

科学谋划,产业有新意

走进位于福州高新区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的伟兴有限公司,只见数字化车间内,激光切割机、六轴机器人等先进设备协同作业,在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专网支撑下,一个个零部件精准配送与装配,数字组接技术贯穿设计、生产、服务全流程。

20多年来,伟兴有限公司深耕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机械电气设备制造、5G通信技术服务等领域,通过不断创新、数字化升级,产品线已实现全系列国产化。公司生产的低压配电设备、箱式变电站等产品,在通信基站、高铁枢纽等关键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其产品已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应用于通信、交通、金融等领域。

作为福州高新区的优势产业,光电产业也在不断向新而行。行业“老大哥”兆元光电有限公司通过智能设备与系统融合应用,芯片月产能从68万片提升至100万片,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新锐”企业至期光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智改数转”,促进创新技术落地转化。如今,福州高新区已集聚兆元光电、海创光电等光电企业140多家,晶体、光芯片、计算光学等细分领域占据市场领先地位,2024年光电上下游企业产值达208亿元,入选国家光电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科学谋划,把握大势。在福州高新区建立初期,园区就以数字经济为核心,大力发展“121X”(即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和光电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若干面向未来的产业新兴业态)产业体系。如今,从自动化生产线到智能机器人,从大数据分析到物联网技术……园区产业乘着数字浪潮,进入了一个更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时代。

产业向新,对经济发展释放出放大、叠加、倍增作用。2024年福州高新区工业产值1161亿元,营收1712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40亿元。

汇聚动能,科创有活力

福州高新区缘何连续两年上榜“全国百强”?“当地政府开放包容,尊重科学家,大力支持科研工作,让我们更有冲劲和动力干事创业。”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东福研究院”)董事、总经理刘泰生感慨。

作为福建引进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东福研究院落地福州高新区3年以来,连年有“全球首个”“全国首创”的创新突破,其孕育的科创成果正在全国各地释放巨大能量。

朝西北看,9月,东福研究院与中石油长庆油田油气工艺研究院签署合同,在全国首次将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技术产业化应用在工业废水领域,为推动氢能产业与油气田绿色低碳开发深度融合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在华东地区,全国首个电气装备海洋环境多因子试验平台于8月在厦门投用,填补了国内海洋新材料老化评估领域的空白;

着眼本地,东方电气海上风电研发中心投入使用,进一步推动福建省、福州市海上风电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欲行远方,必先修其舟楫;攀高向新,必先筑其根基。园区经济的竞争,本质是创新平台的竞争。在福州高新区,像东福研究院这样的平台还有很多,截至目前已汇集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闽都创新实验室等464个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与园区企业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联动,使得一批企业的技术难题得到解决、一个个科技成果实现落地转化。

同时,唯一市级概念验证中心“福州市智能光电制造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中心”、全市近半数产业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落地福州高新区,园区科技创新及全链条成果转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强化。

做优环境,发展有信心

推动企业创新成果产出和前沿技术应用,离不开健全的要素保障和一流的营商环境。福州高新区致力于为企业搭平台、建生态,促进资源要素流动、资源有效整合。

9月9日,作为全省首例知识产权金融专属产品,“高新知融贷”高新区专属产品发布。福建省华达智纺集团有限公司是首批获得“高新知融贷”授信支持的企业之一,董事长宋木林感叹:“这笔钱来得正是时候,将助力企业进一步智能化升级!”

宋木林告诉记者,此前在当地政府指导下,企业通过“微改造”和渐进式创新,用200万元的技改投入,实现了接近3600万元新设备所能带来的效能提升。这一次园区方面又主动帮忙对接,促成了金融授信,让企业发展信心十足。

金融是创新的血脉。福州高新区率先打造了全省首家科创金融服务中心,设立9家科创专营支行,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金融服务网络。同时,“新质贷”“福高E贷”等园区专属金融产品相继推广,有效打通了融资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科技成果不断产出,离不开全周期、多部门的政策赋能。福州高新区三十多年如一日,坚持转作风、抓落实,深入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福州高新区党工委领导领衔、产业专班、项目落地服务专班、“千名干部进千企”等机制成效显著,不断在服务企业方面加压奋进。福州高新区还出台了20多项“看得见、拿得到、用得上”的政策,每年兑现惠企资金超1亿元。

得益于各级各部门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久久为功、持续用力,福州高新区已连续两年上榜《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今年,福州高新区还获评“幸福园区”省级试点单位。(记者 林榕昇 通讯员 彭季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事关抑郁症治疗,我国科学家有新... 我国科学家团队揭示抑郁症治疗新机制抑郁症是全球主要的精神疾病之一,影响着数亿人的生活。北京时间11月...
国务院最新任免,三人职务调整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任命周召华为国家邮政局副局长。 免去王道席的应急管理部副部长、水利部副...
党员薛琳的三重身份 薛琳(左)在福利院跟老人聊天。本报记者 石美祥 摄 “有她在,我们老人放心、开心!她就是我们的‘家...
香港特区立法会换届选举提名期结... △香港特别行政区(资料图) 11月6日17时,2025年香港特区立法会换届选举提名期结束。10个地...
外交部回应菲澳日美防长联合声明... 11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3日,菲律宾、澳大利亚、日本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