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奋进足迹|能源产业创造多项世界纪录 福州交出绿色发展新答卷
创始人
2025-11-02 09:36:42

全球首台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全球单机功率最大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全国首艘海上风电多功能运维母船、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这一连串的全球领先,都来自福州。

“十四五”以来,福州以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为重要方向,交出了一份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能源“含金量”的生动答卷。

全球首台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

海上风电:

从跟跑到领跑

刷新全球纪录

在福清兴化湾海面上,59台海上风机巍然矗立,源源不断地将绿色电能输送到福州千家万户。

三峡集团福清海峡发电有限公司电力生产部副经理蔡正伟介绍,自2021年全面投产以来,这个海上风电场已累计输送清洁电能超52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消耗约157万吨。

作为全球首个大功率海上风电样机试验场,这里不仅是清洁能源的生产基地,更是一张展示福州海上风电实力的金色名片。这个海上风电场的“大后方”——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是名副其实的海上风电科技创新策源地。

2017年7月,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主体工程在福清开建。仅用了2年时间,园区就引进了金风科技、东方电气、中国中车、中国水电四局等龙头企业。自投产以来,已陆续下线我国自主研发的各类型风机,连续刷新世界纪录。2025年7月,全球单机功率最大、风轮直径最大的直驱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这里下线,标志着我国在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领域实现新的跨越。

先进的技术加持下,福州优质的海风资源得到越来越有效的应用。长乐外海、连江外海……一座座规模巨大的海上风电场加速崛起,为福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绵绵不绝的绿色动力。

氢能产业:

破解世纪难题

向大海要能源

中石油长庆油田是目前中国第一大油气田,气田每年采出难以利用的水300多万吨。得知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简称“东福研究院”)的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后,长庆油田与东福研究院签署了有关气田采出水定向处理电解制氢技术研发及示范项目合作协议。今年,双方又签署“传质膜补水耦合电解采出水制氢技术”研究项目合同,为我国油气产区实现“可再生能源消纳+废水利用+低碳转型”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如何在氢能产业竞速中拔得头筹?福州将目光瞄准海洋。目前,福州氢能领域企业已基本覆盖产业链上中下游。在制氢端,工业副产氢资源丰富,不仅拥有中景石化、万华化学等大型化工企业生产出的大量副产氢作为中间工业原料,也有久策气体、合盛气体等专业气体公司提供高纯度氢气。在制氢技术制备方面,培育了福大紫金、东福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在储运端,福大紫金开发的高效低温低压合成氨技术已成功推广应用。在加氢端和燃料电池端,雪人股份和福大紫金都有相关业务。

多能互补:

新型电力系统

助力实现碳达峰

在福州新区(长乐区),长乐航辉米业1.16兆瓦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引人关注。该项目采用“闲置屋顶+清洁能源”的模式,在近万平方米的厂房屋顶上铺设光伏阵列,让屋顶变成“绿能发电站”。项目年均发电量约120万千瓦时,有效减少了约996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打造了“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循环经济新典范。

近年来,福州新区(长乐区)在绿色能源建设方面取得显著进展。通过“光伏+”模式,工商业厂房、商贸综合体以及产业园区等地的闲置屋顶被利用起来,转化为生产绿色能源的阵地。目前,两个市场化光伏项目已成功并网送电,总装机容量约为2.66兆瓦。同时,区域内的楼宇光伏项目取得全面进展,新投商务中心、那迪广场、滨海信息产业园,以及新投科技研发中心的光伏项目陆续并网发电,为该地区的绿色能源发展再添新动力。福米产业园的福美显材贴合项目分布式光伏发电(二期)及恒美光电偏光片项目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在永泰县白云乡的群山之间,一座“超级蓄电池”悄然运行。作为福州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永泰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安装4台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将电网负荷低时的多余电能,转变为电网高峰时期的高价值电能。随着项目运行,每年可减少标准煤消耗20.79万吨、碳减排42.2万吨,对于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政策支持:

蓝图引领

打造未来之城

2023年12月,福州市发布《福州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行动纲要》,提出要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清洁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

2025年5月,《福州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为福州清洁能源发展绘就了清晰蓝图。

方案提出,积极发展氢能、海上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鼓励企业、园区就近利用清洁能源,探索绿电直供。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光伏+储能”等自备电厂、自备电源建设。在新能源装备产业方面,方案明确要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氢能装备。以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为主要集聚区,补齐上游增强纤维、树脂、铸锻件和轴承,中游海底电缆等产业链缺失环节,打造风电装备完整产业链。同时,依托福清港口—工业区氢能示范圈,推动制氢、储氢、加氢、氢能装备一体化发展,推进氢能装备“全链条”规模化高端化制造。

这些政策蓝图,正引领福州稳步迈向清洁能源充沛、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城。

一项项技术突破,一个个项目落地,福州正书写着绿色发展的崭新篇章。(记者 江海/文 池远/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绝密地址!青海省西宁市500号... 这是一个地图上未标注的地方 在这里 每个人的青春都加了密 他们的工作 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
“自带饭勺”的小鸟连续3年光顾... 福建地处亚热带,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和西太平洋两条候鸟迁飞通道上,森林覆盖率、植被生态质量和生态文明...
福州雨水将至 未来三天气温起伏... 又有台风消息:今年第25号台风“海鸥”已于2日上午加强为强热带风暴。预计“海鸥”未来将持续西行,4日...
种业突围 连江海带成产业“领头... 地处东南之滨的福州市连江县,海域面积是陆域面积的2.7倍,“向海洋要食物”的优势得天独厚。连江的水产...
深远海养殖助连江筑牢“蓝色粮仓... 经略海洋,装备先行。随着“百台万吨”深远海生态养殖工程的扎实推进,连江海域已陆续投放“定海湾”“闽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