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胶州一名孕27周产妇突发胎盘早剥,母婴转运风险极高。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危重新生儿转运团队打破常规,直奔当地医院产房现场施救,成功抢救并转运出生体重仅1200g的超早产儿,以创新转运模式为脆弱生命筑起安全防线。
据了解,抢救当日,一通紧急的“生命热线”划破平静,来自胶州某医院的求助电话让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转运中心瞬间进入战时状态。当地一名孕27周产妇突发胎盘早剥,这一凶险状况意味着母婴若选择转运,途中将面临极高安全风险,唯有就地分娩并同步开展新生儿复苏,才能最大程度保住宝宝性命,急需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专业团队到场支援。作为省、市两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及青岛市危重新生儿转运中心,医院当即决定打破常规转运流程,启动紧急救援机制。
NICU迅速组建专业转运团队,细致核查“移动NICU”内各类抢救设备与药物,争分夺秒奔赴百余里外的胶州。转运途中,团队与当地医院保持实时沟通,持续更新产妇病情,精准预判新生儿可能出现的呼吸窘迫、心肺功能不成熟等危象,提前推演复苏全流程,每一分钟都在为生命竞速。
抵达当地医院手术室后,转运团队即刻与严阵以待的产科、麻醉科、儿科医护人员“会师”,快速整合为复苏专班,明确分工、核查设备,做好万全准备。随着一声微弱的啼哭,宝宝仓促降临人世,呼吸微弱、心率下降且羊水呈血性,紧急情况接踵而至。复苏团队默契配合,标准化开展保暖、气管插管、T组合正压通气等操作,让宝宝的心率与氧合逐步回升。针对预判中的呼吸困难问题,团队及时启用备好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患儿症状迅速缓解,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在完成延迟脐带结扎、建立静脉通路、维持血糖等关键抢救后,团队确认宝宝符合转运条件,果断启程返回青岛。
与此同时,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NICU病房早已全面就绪,暖箱提前预热、呼吸机参数精准预设,救治团队严阵以待。转运车辆抵达后,转运团队与院内救治团队无缝衔接,小心翼翼将宝宝移入暖箱,后续治疗即刻跟进。而忙碌许久的转运团队未作停歇,迅速整理补足转运物资,随时准备响应下一次“生命呼叫”。
如今,这个被医护人员亲切称为“小平安”的宝宝,已在NICU顺利度过2个月治疗期。体重从最初的1200g稳步增长至2390g,病情持续好转,不仅能与妈妈见面进行袋鼠式护理,更已转入新生儿母婴同室,即将康复出院与家人团聚。当宝宝趴在妈妈胸前的那一刻,妈妈的泪水里满是重逢的喜悦与对医护人员的无尽感激。
自1997年启动危重新生儿急救转运中心建设以来,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成为山东省最早一批危重新生儿院前急救中心,并于2025年2月23日牵头成立青岛市危重新生儿转运中心。多年来,医院不断拓展转运网络,辐射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等多个地区,构建起“陆空联动”的立体转运模式,已成功开展3例危重新生儿空中转运。此次跨城产房救援,更是将转运服务从“途中救治”延伸至“现场施救”,以专业技术、快速响应与默契协作,让“移动的NICU”成为危重新生儿的生命守护线。
(半岛全媒体记者 滕镜淑 通讯员 王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