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老味道 闯出新路子
董正伟:让“达道牛肉”走向全国
“达道牛肉”是许多福州人忘不掉的味觉记忆。让它从达道路上的小铺到誉满榕城,再走向全国的,是其第三代传承人董正伟。
董正伟的爷爷百年前在达道路上卖牛滑汤,并将手艺传给了董正伟的父母。小学时,董正伟便在父母身边打下手,按祖传工艺做牛肉滑。下课回家,他要挑担上街,在达道路售卖牛肉滑。
董正伟。
1981年,董家在达道路自家店面重开“达道牛肉”。1985年,董正伟正式接手,承担起店铺运营与技艺传承的重任。
“几十年来,我一直严格遵守祖传工艺,保持原味。时代在变,达道牛肉的味道始终不变。”董正伟说。
牛肉滑、牛杂、牛肚、牛筋、小笼包……在董正伟的努力下,“达道牛肉”品类渐丰,顾客盈门,成了连锁品牌,在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城市开设了数十家连锁店。
董正伟勇于创新,进行现代化、规模化生产,让牛杂走进各大连锁超市、电商平台,走向全国。达道牛肉老铺及其特色牛肉滑制作技艺,相继被评为福州老字号、福建老字号、福州特色风味小吃名店、中华名小吃、福州牛肉滑制作技艺非遗保护代表性项目等,成为福州老字号品牌成功发展的一面旗帜。
董正伟在产品品质上坚持精益求精。之前曾有一些牛肉供应商上门售卖低价牛肉,他发现品质不行,果断拒绝,依然选择价格贵、质量好的大品牌供货商。他说,抓好食品安全,除了靠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最根本的还是要靠企业的诚信和自律。
“我们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董正伟说,他发现同行“偷师”却并不担心,“光是看我们怎么做是没有用的,因为做好一碗牛肉汤,原材料、加工设备、技术工艺、配方、诚信经营缺一不可。”
2006年,董正伟将盒装锁鲜速冻技术应用于达道牛肉系列预包装产品,让市民在家即可享用地道闽味小吃。
作为福州达道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正伟仍坚持亲力亲为,近年新增的咖喱牛肉面、红烧牛肉面等十几种产品,都是他研发的。他还在连江建设了面积近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助力将牛肉滑及鱼丸、拌面等福州小吃推向全国。
2024年6月,福州市小吃协会成立,董正伟被推选为首任会长。“福州小吃品种繁多,风味独特,但发展瓶颈也十分突出,就是比较分散,很难有聚合力。”董正伟说,为突破瓶颈,他积极团结大福星鱼丸、尚干小吃等68家首批会员单位,共同深入挖掘和传承福州小吃,引领福州小吃行业向品牌化、标准化、连锁化、产业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大家一起做大做强,要像沙县小吃一样抱团走出去。”
这个月董正伟很忙碌,他希望借《福州风味小吃》出版30周年的机会,再次为福州小吃宣传造势。(记者 陈丹/文 叶诚/摄)
上一篇:小米的麻烦还没停,质监局介入了
下一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我很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