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凉,候鸟南飞。眼下,连江“百鸟村”山堂村迎来“鸟中大熊猫”黄胸鹀(wú)等鸟类。
在连江山堂村拍到的黄胸鹀。胡伟宁 摄
24日,记者在东岱镇山堂村观鸟基地看到,湿地旁、田埂上聚集了不少摄影爱好者。他们架起“长枪短炮”,静静守候着鸟儿翩然起舞的瞬间。
有摄影爱好者拍到了有着“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黄胸鹀。黄胸鹀又名禾花雀,体型小巧玲珑,体长约15厘米,最具标志性特征是胸腹部有亮黄色的羽毛。2021年,我国将黄胸鹀升级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几年前,有观鸟爱好者在山堂村拍摄到珍稀鸟类,连江这处‘宝藏观鸟地’引发关注。”福建省观鸟协会原会长杨金告诉记者。如今,他已是这里的常客,“每个月都会抽时间来山堂村,拍摄到的珍稀鸟类也越来越多”。
这片土地为何能吸引这些观鸟爱好者?答案藏在它的自然禀赋中。东岱镇位于敖江入海口南岸,湿地、滩涂面积广阔,每天两次的涨潮落潮,在滩涂上留下了大量的营养物。此外,山堂村有近千亩农田,主要种植水稻、豆类等农作物,加上四季温暖、雨量充沛,因此成了“鸟类食堂”。
如今的山堂村,已经是有名的“百鸟村”,村子里已发现并记录了263种野生鸟类。(记者 郑瑞洋 通讯员 连江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