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人的餐桌,正迎来一场静悄悄的变革。“够吃就行”的理性,取代了“大盘大碗”的排场;“公筷公勺”的卫生,成为了无需提醒的自觉。这股源自“小餐桌”的文明新风,正无声地提升着整座城市的品格。
“师傅,分量少点,多了浪费。”22日中午,在闽侯县金桥花园小区的长者食堂,70岁的吴依伯在打餐窗口前的这句提醒,代表了许多老食客的共同心声。在这里,居民可以自选小份菜,也可以请工作人员按需盛装。食堂工作人员说,与过去相比,“吃多少打多少”已成为共识,餐后盘底光,是对菜品最大的认可。
社区里的节约风尚,同样在商业餐饮中落地生根。记者走访发现,福州多家餐厅酒店已将公筷公勺设为餐桌“标配”。点餐时,服务人员会主动引导顾客适度消费;餐后,提供免费的打包服务已成为标准流程。一家餐厅经理表示:“我们的提醒能帮助客人避免浪费,大家都支持。”
这场变革的深层动力,源于市民消费观念的彻底转变。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铺张浪费并非有“面子”,健康节约、珍惜资源才是真正的“里子”。正如一位市民所言,“‘光盘行动’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厉行节约的生活态度,是展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记者 沐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