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胎十月、一朝降生,本是父母最幸福的瞬间之一。可对新疆伊犁的卡力夫妇来说,却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历程。
产前检查发现,胎儿患有严重的复杂先心病——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出生即可能死亡。这犹如晴天霹雳,让他们濒临崩溃。怀着一线希望,他们从新疆远赴上海。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外科团队赋予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如此案例并非个例。近日,两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完整, TGA/IVS)患儿在儿科医院心外科主任叶明和心外科副主任张惠锋专家团队的积极治疗下顺利康复出院。
张惠锋介绍,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是一种危重型先天性心脏畸形,患儿的主动脉与肺动脉发生错位,导致体循环和肺循环各行其是,失去交换功能,犹如错接了正负极的电源。若不能在出生后及时干预,患儿很可能因为严重低氧血症、心功能不全而死亡。
“我的宝宝还能平安降生吗?”为解答两对准父母心中共同的疑问,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携手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开展了从产前到产后无缝衔接的一体化管理与多学科协作。
在孕期,妇产科医院胎儿超声团队准确诊断出胎儿存在的复杂心脏结构异常。之后,由新生儿科、心外科和妇产科医生组成的团队进行多学科讨论(MDT)和产前会诊,对胎儿预后进行综合评估,并提前制定了详尽的围产期管理策略和出生后治疗方案。
在预产期前,两位准妈妈按方案早早入住妇产科医院。生产当天,医护团队严格执行既定预案,接力完成这场“火线救援”。
儿科医院新生儿转运团队在产房外整装待命,婴儿甫一呱呱坠地,便第一时间被安全转往儿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在完成对新生儿的检查后即转入心外科监护室,由心脏重症监护医生进行心脏手术相关的评估与支持治疗。
心外科团队在充分评估新生儿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状态后,叶明、张惠锋专家团队分别在8月29日和9月15日,为出生三天和七天的两名患儿实施了大动脉调转术。手术十分顺利,错接的生命“电源”终于得以纠正。
日前,两名患儿均已康复出院。张惠锋介绍,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属于重症可根治的先心病,尽管手术存在风险,但预后大部分都很理想,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成长。
心血管中心通过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流程,已累计救治超过10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