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举办,福建共有5人入选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一起来看——
助人为乐
吴幼盛(漳州)
余伟钦(厦门)
敬业奉献
林丰开(泉州)
周冬梅(南平)
孝老爱亲
朱作芝(宁德)
一起来了解他们的事迹吧!
助人为乐
吴幼盛:乡村教师创办“蜗牛之家” 为特殊儿童筑爱心驿站
吴幼盛,男,1971年6月生,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白石小学高级教师,公益组织“诏安县蜗牛之家”创建人。吴幼盛是一名乡村教师,也是一位唐氏综合征患儿的父亲,他联合其他6名特殊儿童家长共同创办了公益组织“诏安县蜗牛之家”,致力于为县域内的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专业支持、情感关怀和社会融入平台。2022年,在诏安县委文明办的牵头下,“蜗牛之家”加入诏安县民政局登记注册的诏安县爱心义工协会,成为其15队。创办“蜗牛之家”以来,吴幼盛倾注大量心血,将其打造成特殊儿童成长的温暖驿站、130余个特殊家庭互助的爱心港湾。
助人为乐
余伟钦:残疾青年坚持赠送爱心早餐 “元气满满”传递人间温情
余伟钦,男,1993年9月生,福建省厦门市早龙早餐摊摊主。作为一位后天性脑性瘫痪患者,余伟钦始终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他在自己早餐摊位上放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如果没有收入或遇到困难,只要说出“来份‘元气满满早餐’”,就可以免费打包带走一份早餐。这个活动从他开始卖早餐就有了,因为他自己也曾经挨过饿,所以希望能给他人帮助。他用“元气满满的早餐”帮助暂时有困难的人,传递着自己的善意,也传递着城市的温暖。
敬业奉献
林丰开:坚守山区教育21年 深耕讲台育梦成光
林丰开,男,1973年11月生,中共党员,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美岭中学高中生物学教师。他情系农村教育,扎根山区精耕三尺讲台二十余年,以“让山里孩子享有同等教育”的信念,在办学条件艰苦、生源基础薄弱的困境中辟路前行。他创新教学方式唤醒课堂活力,以一年多坚持单程近500公里的奔波,坚守“不缺一节课”的承诺。他用21年的执着与坚韧,培育100余名反哺乡村人才,书写了山区教师的奉献之歌。林丰开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福建省优秀农村教师等荣誉。
敬业奉献
周冬梅:执剪四十余载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以匠心守初心
周冬梅,女,1967年11月生,中共党员,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图书馆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浦城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周冬梅投身剪纸艺术领域已有四十多年,她把自己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在了非遗的保护传承以及创新发展工作当中。她带领团队成功打造了“剪花嫂”等品牌,还开发出一系列深受市场欢迎的非遗文创衍生产品。在技艺方面,她对剪纸传统手工技法加以改良,首创使用眼科手术剪进行剪纸创作,使得剪纸的图案花纹更加细腻精美,这一创新也助力浦城剪纸非遗技艺走向国际,走出国门。此外,她还热心公益事业,长期坚持免费带徒授艺,在她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团队获评福建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周冬梅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福建省乡村工匠名师等荣誉。
孝老爱亲
朱作芝:村妇二十余年如一日照料患病爱人
朱作芝,女,1953年8月生,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芹洋乡广地村村民。二十多年来,朱作芝精心照料双目失明并瘫痪在床的丈夫,用柔弱的肩膀撑起整个家庭,成为丈夫的“眼睛”和“手脚”。这份日复一日的坚守和付出,让朱作芝成为当地孝老爱亲的典范,她的故事在邻里乡亲中广为传颂。
致敬身边好人,传递榜样力量,向好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