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下午,一堂特殊的“古城应急微课堂”在扬州市广陵区汶河街道石塔社区正式开课。消防、地震、蓝天救援队等部门和机构相继登台,为古城居民带来老房电器防火、雨天街巷积水避险、窄巷紧急疏散等具有古城区特色的防灾知识讲解。
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扬州结合古城特点,创新推出“古城应急微课堂”主题活动,将微型知识讲解和场景化微演练相结合,向古城居民科普防灾减灾知识,切实增强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营造“古城安全人人护”的社区氛围。
除了知识讲解,现场还进行了“露台模拟地震疏散”和“心肺复苏现场教学”场景化微演练,古城居民和基层网格员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实际操作和演练,提升自救互救能力。市应急管理部门表示,希望通过这种“小而精”的形式,让生活在老城区的居民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快速掌握具有古城区特色的减灾技能,将防灾减灾知识的知晓率提升到90%以上。
来源丨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编辑丨朱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