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午后,福州市马尾区总医院外科医护人员拎着诊疗包叩开刘大爷家门。
“这两天走路稳吗?药按时吃了吗?”外科主任黄天德俯身查看老人食管癌术后伤口——3个月前刘大爷术后出现胸腔积液,如今虽拔了引流管,仍需专业指导。黄天德轻柔地换药,并仔细叮嘱:“饮食要清淡软质,康复锻炼每次别超20分钟,不舒服随时联系。”
▲呼吸内科侯曙光医生入户随访(资料图)
这是马尾区总医院入户随访的日常。为解群众“出院后康复难、就医远”难题,2023年起,医院响应马尾区卫健局《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将医疗服务“前移”,聚焦行动不便患者与慢性病群体跟踪随访。截至目前,累计电话回访12065人次,入户随访近908户,用脚步筑牢健康“守门线”。
“这么热的天还来,比自家孩子想得周到!”72岁的林阿姨握着医护的手连声道谢。她长期受高血压、糖尿病困扰,出院后总担心病情反复。随访时,医护为她测血压、摸足背动脉,并轻声安抚:“血压血糖控制得好!坚持低盐饮食、按时吃药就行。”
“入户随访绝不是走过场,得精准对接需求,定制康复方案。”马尾区总医院院长林义说。每次随访前,医护团队都会提前梳理患者病历,标注病情特点、护理重点与潜在风险;进门后先核对康复进度、询问身体状况,再定健康干预措施——从用药调整、饮食细节到训练强度,把专业服务送上门。
“随访不只为管身体恢复,更要听群众心声。”护理部主任陈榕青介绍,医护会记录患者反馈以优化服务。比如有新手妈妈不懂产后恢复,医护除了教喂奶、拍嗝,还详细说明注意事项,化解患者的焦虑。
▲妇产科赖月容主任和叶晓芳护士入户随访(资料图)
从用药提醒、锻炼示范,到心理疏导、家属照护讲解,医护耐心解答疑问;临走前还留下印着科室及随访医生联系方式的卡片:“有问题24小时能打电话。”
“患者出院不是康复终点,而是随访起点。”外科医生林钧说,团队不仅关注身体指标,还留意心理波动:“有些老人术后怕添麻烦,容易低落,我们既要治病,更要暖心——陪老人聊天解心结,也是康复关键。”
截至2025年9月,该院入户随访已覆盖术后康复、慢性病管理、老年病照护等领域。林义表示,下一步,医院将扩大随访范围、细化流程,推动入户随访从“便民举措”升级为“常态服务”,让优质医疗扎根群众身边。(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 陈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