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3日是第26个“世界急救日”,主题为“急救与气候变化”。面对突发灾害,专业救援力量抵达前的“黄金救援时间”显得尤为关键。
为进一步打造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红十字救援队伍,提升队伍专业技能和实战水平,推动普陀区红十字应急救援工作高质量发展,9月13日,由普陀区红十字会、区消防救援支队、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关注气候变化 守护群众生命”普陀区2025年“世界急救日”主题宣传活动举行。
本次演练模拟台风和暴雨引发的城区内涝、人员受困等灾害场景,主要围绕队伍快速集结、安置点搭建、人员疏散转移和应急救护等环节展开。
演练伊始,随着红十字应急救援队长一声令下,由区红十字会、区消防救援支队及利群红十字医院混编组成的两个6人应急救援小组,在指挥区迅速完成集结。
搭建安置点时,队员们顶着“狂风暴雨”作业。他们快速协调构件、夯实基础、加固篷布,两顶具备防风防雨功能的临时安置帐篷迅速拔地而起,展现出优异的应急响应与协作能力;人员疏散环节还原真实灾情。消防人员利用冲锋塔模拟受损建筑,成功解救多名“被困人员”。红十字志愿者协同引导民众沿安全路线向临时安置点转移,全程有序、高效,彰显人文关怀。
最关键的应急救护环节中,救援队员对模拟伤员快速实施检伤分类,依据红、黄、绿标识区分处置优先级,并开展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关键急救操作。他们动作精准、处置得当,在紧张的氛围中展现出扎实的救护技能和团队默契。
整场演练持续近20分钟,环节衔接紧密,指令执行流畅,有效检验了在多部门协同下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实战能力。裁判组由市级救护培训师资和市级救援队专干组成,从技术规范、团队协作、处置时效等多维度进行技术评定。随后由现场嘉宾评委结合各队综合表现以举牌方式进行判定。最终,二组凭借精湛的专业能力摘得“实战先锋奖”,一组展现高效的团队协作赢得“人道同心奖”。
活动现场,“上海市普陀区应急救护培训师资教研组”续聘仪式举行,师资教研组将为区域应急救护培训注入专业力量。
随后举行的2025学年中小学校应急救护普及培训签约仪式,标志着普陀全区2025学年第一学期应急救护课程正式启动,将为33所学校约7800名学生普及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此次演练通过“以练促战、以赛促学”的方式,进一步检验了普陀区红十字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更提高了多方力量协同应对气候相关灾害的救援水平,向社会公众生动普及了急救知识和技能,为守护群众生命安全进一步筑牢坚实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