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都市郫都区一环路东南段交通事故现场,途径事发地郫都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黄玲玲的身影成为最稳的支点。
听到撞击声后,持有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证的黄玲玲第一时间抵达现场。面对额头流血、右前臂腕关节疑似骨折的伤者、下颌部位3cm左右创伤,她瞬间进入急救状态:在现场设置警示标志后立即进入事故现场评估伤员伤情,拿出随车携带的急救包进入事故现场对伤员进行加压止血和固定伤肢防止移位,期间持续轻声安抚稳定伤者情绪。从判断到处置完毕,全程仅用 90秒。
这套行云流水的操作,源自其日常训练中内化的 "评估 -处置-安抚" 标准流程。作为长期参与应急救护培训的师资,黄玲玲老师将课堂上反复演练的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技能,在街头险情中精准落地。
"这是本能,更是责任。" 事后黄玲玲简单的话语,道出了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群体的特质——让专业急救技能,在最需要的时刻成为生命防线。
上一篇:福建21人拟获高级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