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潘文强 青岛报道
“原本以为出岛办贷款得跑断腿,没想到‘村村通’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上门帮我提交申请,没几天钱就到账了,这下终于能换新养殖设备了!”说起最近的经历,灵山岛水产养殖户王师傅难掩激动。这温暖的一幕,正是黄岛金融监管支局深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黄岛金融监管支局以“四新”工程为引领,将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与人民性落到实处,通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下沉服务,全力打造“倾心消保”工作品牌,探索构建县域金融消保新模式,为基层群众筑起一道坚实的金融消费安全屏障。
有温度的 “倾心服务”:适老便民解民忧
“消保码一扫,不仅预约到了理财规划服务,还学到了不少防诈骗知识,晚年生活更安心了!”退休教师王某亮的切身感受,道出了“倾心消保”服务的温度。
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黄岛金融监管支局从服务机制与品牌体系双管齐下。一方面,搭建“倾心消保”工作室,公开金融投诉渠道,规范投诉处理流程,确保群众诉求“接得快、办得实”;另一方面,通过举办消保业务沙龙、服务创新研讨会,整合辖区金融机构力量,组建“消保讲师团”和“金融消保志愿服务团队”,让金融服务精准触达百姓。
针对老年群体等特殊人群的金融服务痛点,支局围绕“倾心消保”品牌,构建“倾心宣教”“倾心服务”“倾心守护”“倾心创新”四大板块体系,推出“长辈模式”“白话销售”等适老化、便民化服务。数据显示,今年1-8月,“倾心消保”工作室已受理金融消费纠纷调解案件374件,成功调解206件,涉及金额达4891万元。同时,支局还推动金融机构开展“守护资产、呵护幸福”活动,为群众提供分类资产配置规划服务,助力客户资产保值增值,有效规避诈骗陷阱,赢得了公众广泛好评。
“三网融合”聚合力:织就全域服务网
“把金融监管的专业优势、社工部门的组织优势和公安的防控优势结合起来,能更高效地满足老百姓的金融需求。”西海岸新区工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这样评价当地创新的“三网融合”机制。
为打破部门壁垒,黄岛金融监管支局联合西海岸新区工委社会工作部、公安局及银行保险机构,创新建立“金融志愿+基层网格+公安警格”三网融合机制,打造具有县域特色的金融服务与宣教新生态。该机制以“人员联动、资源联享、服务联办”为核心,600余名金融志愿者提供专业知识支撑,1300余名基层网格员搭建社区沟通桥梁,72名警务员强化风险防范联动,形成“信息数据联通、矛盾纠纷联调、防范教育联宣、安全隐患联治、走访服务联动、特殊人群联管”的“六个联合”服务体系。
自机制运行以来,已累计惠及群众约3万人次,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上门办理金融业务50余次,开展公益帮扶百余次,显著提升了基层群众的金融服务获得感与便利性。
“诉调对接”提效率:化解纠纷少跑腿
“调解不仅帮我们减免了贷款费用,还制定了可行的还款计划,省了诉讼费和应诉时间,现在能安心搞生产了!”某机械加工企业主对金融纠纷调解服务赞不绝口。
为高效化解金融矛盾,黄岛金融监管支局联合青岛市银行保险业纠纷调解中心和黄岛区法院,建立“一站式受理-分类流转-司法确认”的诉调对接机制。支局选派专员驻点黄岛区法院,定向受理金融纠纷案件,实现“纠纷入口统一、流转路径清晰”;同时在全区58家银行机构设置案件调解联络员,负责前期纠纷排查与案件对接,构建起“法院+监管+金融机构”的协同解纷链条。
这一机制不仅大幅提升了案件调解成功率,还为当事人节省了诉讼成本与时间成本。据统计,该机制自今年6月成立以来,辖区纠纷调解工作站已组织调解案件86件,涉及金额约4900万元。“机制运行效果显著,金融案件受理、调解和结案数据均较之前提升8%以上,其中庭前调解成功案件数量环比增长11.2%,办案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黄岛法院民事庭庭长介绍道。
“村村通”破壁垒:服务延伸到田间
“以前岛上居民办个金融业务,得坐船出岛,来回大半天。现在‘村村通’服务站就在家门口,再也不用‘跨海办业务’了!”灵山岛居民的感慨,道出了“村村通”服务站带来的便利。
今年5月,黄岛区首个“村村通”金融服务站在灵山岛揭牌运行,标志着辖区基层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迈入新阶段。以此为突破口,黄岛金融监管支局充分发挥县域一线监管力量的“触手作用”,依托辖区银行、保险机构,在农村地区布设金融消保“村村通”服务站点,将投诉处理、纠纷化解、风险预警、公众教育等功能整合其中,让金融“活水”流进田间地头。
按照规划,今年年底前,黄岛区将完成145个“村村通”站点布设,严格落实“倾听金融诉求于一线、推送金融服务到一线、化解金融纠纷在一线”的“三个一线”工作标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满意的金融消费环境留在基层。
“金育积分”筑根基:金融宣教入人心
“参与金融知识宣传不仅能换积分、兑奖品,还能算社会实践学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识别诈骗信息,现在我也是家里的‘金融安全卫士’了!”某高校学生小李兴奋地说。此前,小李收到“高回报理财”推送信息后,通过“金育积分”机制咨询核实,成功识破诈骗平台,避免了同学受骗。
为推动金融素养培育常态化、长效化,黄岛金融监管支局联合区社会工作部、公安局、金融办、高等院校及32家金融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吸引各类群体参与实景教育,多家媒体现场采访报道。在做好重点时间节点集中宣传的同时,支局还引导金融机构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常态化宣教。
其中,支局联合高校创新构建的“学生赋能—校园辐射—部门联动—金融培育”四维一体“金育积分”机制,成为金融宣教的一大亮点。学生可通过参与金融知识宣传获取积分,积分不仅能兑换实物奖励,还可纳入学校综合评价体系,置换社会实践学分。这一机制推动金融教育融入高校体系,构建起“学生-校园-社会”联动的金融教育闭环,实现“教育一个学生、辐射整个家庭、带动一片社区”的社会效益。
今年以来,黄岛区银行保险机构已开展各类金融知识宣传活动1000余次,线上线下覆盖金融消费者100余万人次,发放原创宣传资料约1万份,线上渠道发布宣传内容约1万次,有效引导金融消费者树立正确的金融消费观念,织密了校园及社会层面的金融安全防护网。
从创新服务模式到构建协同体系,从打通基层壁垒到深化宣教普及,黄岛金融监管支局以“倾心消保”品牌为抓手,用实实在在的举措守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更接地气,为县域金融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