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八井畲家拳的破圈之路
创始人
2025-09-08 08:47:11
0

罗源有500多年历史的名拳,在坚守与创新中延续

——八井畲家拳的破圈之路

刚过去的这个暑假,罗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活动室里,常传来阵阵铿锵有力的呼喝声。20多个孩子扎着马步、挥拳起势,汗水沿着脸颊滑落,眼神却格外专注。他们是今年“童心向党筑梦想 暑期研学乐成长”公益培训班八井畲家拳基础班的小学员,跟随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八井拳的第十七代传人雷知坤,练习这门已有500多年历史的畲族名拳。

罗源八井畲家拳的破圈之路暑期公益培训班上,孩子们跟着雷知坤练拳。刘其燚 摄

暑期班里 孩子们学有所获

8月27日,雷知坤早早来到活动室,仔细检查场地安全,摆放教学用具,为当天的教学做好准备。

“出拳要稳,像扎根的松树;踢腿带劲,如出鞘的利剑!”课程开始后,雷知坤穿梭在学员队列之间,不时俯身为他们调整姿势。队伍中最小的学员年仅6岁,出拳时还带着奶声奶气的“哈”声,却努力挺直腰板,学得一丝不苟。稍大些的孩子已经能跟上节奏,一招一式有模有样,呼喝声中透着畲家拳特有的刚猛气势。

八井拳起源于明代成化年间,由畲族先民雷安和、雷安居兄弟将祖传盘瓠拳术与南少林功夫融合创编而成。这套拳术最早出现在牛洋村,因其后裔迁居八井村而得名“八井拳”,具有长拳短打、刚猛凌厉的特点,被誉为“畲族武术活化石”。在清代雍正年间,畲家拳又吸纳南少林功夫,与传统古拳术融合,形成独具一格的南拳派别。

雷知坤的主业是一名工程负责人,平日里穿梭于宁德、福州的工程项目现场。但每年暑假,他都会放下手头项目,自费请人代班,全身心投入公益教学。“工程请代班要多花钱,但孩子们的暑假等不起。”这位年近不惑的传承人语气坚定,“八井拳传到我这辈,绝不能断了传承。”

今年他的教学日程表排得格外满:7月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班,8月新增罗源县文化馆和连江县华侨中学两个教学点。每天驱车百余公里辗转三地,45个课时的教学计划,全部免费授课,手机备忘录里的日程密密麻麻。

最让他自豪的是孩子们的变化。8岁的郑钇茉去年刚来时还躲在妈妈身后,如今却成了班上最积极的小学员之一。“看到她从害羞到自信,从怯懦到勇敢,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值了。”雷知坤说。

15岁的雷益涵已跟随雷知坤学拳5年。因热爱传统文化与武术,从不缺席任何培训。“孩子一放假就催我联系雷老师,就怕错过。”雷益涵的父亲雷光耀笑着说,“免费公益课能让孩子学有所爱,老师还专业,我们做家长的特别满意。”

教学创新 破壁垒引入新元素

在八井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一位身着畲族传统服饰的女子正在专注地练拳。她的动作刚柔并济,马步沉稳有力,出拳迅疾如风。她是八井拳的第十八代女传人雷秀萍,同时也是雷知坤的外甥女。

“练好八井拳,最重要的是扎稳马步,沉气于腰间,拳头要直且刚劲有力。”雷秀萍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她从小看着妈妈学习畲家拳术,长大后见到舅舅和哥哥们上台表演打拳,特别自豪,便开始专业系统地学习畲家拳。

“学畲家拳,首先从练步开始,各种套路要反复练习,训练有些枯燥,很难坚持下来。但我特别幸运能生在这个年代,要是在过去,我还没机会学呢。”雷秀萍说。

转变源于雷知坤十年前力排众议的改革。过去畲拳有“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古训,雷知坤毅然打破这一祖训,广纳弟子。如今传承基地的30多名学员中,女性占比近半,去年她们还登上了福建省少数民族运动会的舞台。

为让古老拳术焕发新生,雷知坤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尝试。“畲家拳学习的过程复杂、枯燥,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很难坚持下来。”雷知坤说,因此,他将体育、舞蹈、音乐等元素融入武术对练中,对武术动作进行优化。

这些创新让八井拳传播范围不断扩大。现在每周都有城乡学员慕名而来,有男有女,有稚童也有成人,搬到城区的村民也时常带着孩子回来学习。高峰时练功房里挤进了二十多人,呼喝声此起彼伏,重现了往日畲村练武的盛况。

雷知坤还通过直播教学、短视频展示等方式,让畲拳突破地域限制。“通过直播,可以将畲家拳的表演和教学实时地传播给观众,提高了传承的效率和范围。”他在个人视频账号上展示畲家拳的技法、文化内涵以及畲族风情,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学习畲家拳。目前,他正在筹建线上教学平台,让更多人能够系统学习。

多方合力 谱写传承新篇

八井拳的传承并非一帆风顺。雷知坤曾亲历这门拳法从村落里人人习练的盛景,滑向青壮年外流、学拳者寥寥的清冷。与诸多传统技艺相似,乡村空心化让八井村的练拳声日渐稀疏,延续数百年的习武传统,正慢慢淡出日常。

“要想传承必须从娃娃抓起,培养他们的兴趣。”雷知坤深知这一点,便将这项古老的拳术引进校园。

如今,在福州民族中学、霍口畲乡中心小学、罗源二附小等学校的体育场上,经常能看到雷知坤教拳的矫健身影。“收腹,发力部位不对。”“手速慢了。”他细心指导着每个动作,将畲拳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心中。

“我们学校是一所民族中学,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和非遗责无旁贷。学习八井拳还能促进学生们身体强健。”福州民族中学体艺教研组组长黄志恒说。为了更好地传承这项文化,民族中学将八井拳纳入校本课程,每周安排两节课作为学生社团活动时间,练八井畲家拳也是其中一项活动,颇受学生们喜爱。

当地政府也积极助力非遗传承。罗源县成立了全省首个非遗传承人之家,健全常规培训体制,逐步形成“一师授多徒,一徒学多师,一徒承多艺”的培训格局。“这让雷知坤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有了集中展示、对接群众的新场所,也给畲家非遗打破旧的传承习俗、探索新的传承路径带来契机。”罗源县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过去主要靠在外打拳传播文化,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舞台让我展示。”每年的畲族风情文化旅游节、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等活动上,都能见到雷知坤和徒弟们矫健的身影。此外,罗源县还建立起“一村一策”工作机制,依托八井村深厚的畲族文化土壤,将八井拳打造成八井村的特色名片,为乡村振兴增添文化力量。(记者 任思言 通讯员 刘舒婷 刘其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生死救援!市民骑电动车出车祸被...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8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小华 通讯员 王磊)9月6日下午5时许,长沙县消防救援大队...
派诺科技中标:青岛诚志华青公辅...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财产线索数据整理,根据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月9日6发布的《...
10月1日起铁路客运将全面使用... 全国铁路旅客运输领域将全面使用电子发票,对10月1日起乘车的旅客,不再提供纸质报销凭证,继续提供“行...
奇台干部学习福建招商“攻略” 为进一步提升奇台项目招商工作专业化水平,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8月28日至9月4日,在福建援疆福州...
台湾艺人深耕布袋戏40载 助力... “我想让布袋戏走得更远,不仅传技艺,更传递那份能疗愈人心的温度。”台湾布袋戏艺人黄侨伟近日在福州接受...
人民网关注!台江这个社区在“逆... 近日 人民网关注福州台江 一起来看详细报道! 人民网关注 以业委会为杠杆 福州这样撬动小区...
水利部针对广东、广西启动洪水防... 受第16号台风“塔巴”影响,预计9月7日至10日,广东、广西将有一次强降雨过程,以大到暴雨为主,暴雨...
深圳消防“护航开学季”消防安全... 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8日讯(记者 张宇杰 通讯员 深消宣)当读书声回荡在校园里,“蓝朋友”也与莘...
“晨光”暖民生!他们让“菜篮子... “老板,这秤准不准啊?我买的这块排骨,怎么看着比上次轻不少?”9月1日清晨6点多,福州市台江区义洲街...
福州创新传承助推“中国茶·世界... 承万里茶道魂 续茶文化脉络 福州创新传承助推“中国茶·世界享” 福州茉莉花茶文化主题展区。 7...
城固公路段雨夜高效应急处置 及... 阳光讯(石海吉 记者 马小亮)9月3日晚,城固公路段严格落实上级气象预警和叫应机制,及时启动夜间巡查...
“红月亮”高清大图来了!直击月... 9月7日午夜至8日凌晨,我国迎来全国可见的震撼月全食天象,天空出现少见的“红月亮”。上一次还是202...
福州征集“两课一宣讲”作品 记者7日获悉,福州市委教育工委、团市委、市教育局、市少工委联合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
人民网关注利嘉城社区:以业委会... “以前,一进小区杂草丛生,现在通过道路硬化和设施改造,环境越来越好了。” “消防设施老化有一段时间...
央视关注福州闽侯:白露食龙眼 ... 在福建福州,有着“白露节气食龙眼”的传统。福州闽侯县的龙祥岛禄家村,绵延百亩的龙眼树上,翠绿的枝叶间...
产自福建!“劝老外取消订单劝不... 看似堆叠在一起的纸张,轻薄柔软,实际上是由白瓷所制成。日前,不少瓷器都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万...
阻碍执法,谢某某被行拘10日! 近日,高新交警铁骑在旗麓南路依法对违停车辆进行拍照取证,途经此处的谢某津因曾违停在该路段被抄牌处罚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