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时,判断患者的呼吸是通过看、听、感觉,也就是看胸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感觉有无气流逸出这三个步骤来完成……”8月22日,安徽省宿州市总工会与宿州市红十字会联合主办的市直单位应急救护技能培训示范活动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会负责人及职工骨干等100余人积极参与。这场示范培训也是宿州市总工会联合全市红十字会系统开展“救在身边·工会同行”系列应急救护培训活动的缩影。
“救在身边·工会同行”系列应急救护培训活动聚焦高标准、严要求的“实战化”能力提升。培训内容紧密围绕在突发状况下最为关键的心肺复苏(CPR)技术、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正确使用、气道异物梗阻的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核心课程。
培训采用“线上理论学习+线下实操考核”的模式,学员们提前通过“博爱宿州”微信公众号完成线上课程预学,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线下则进行为期半天的密集实操训练与严格考核。
在红十字专业导师团队手把手指导下,绝大多数学员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核,获得了红十字救护员证书。
不仅如此,宿州市总工会与市红十字会还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特定需求,量身定制了专题培训内容。例如,为户外劳动者重点讲解中暑预防与急救,为电力、建筑行业职工强化触电事故应对措施,为骑行爱好者普及交通意外防护知识等。
培训中,导师们摒弃照本宣科,大量采用真实案例剖析、情景现场演示、趣味互动问答等生动形式,确保群众“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用得上”。
应急救护技能不应是少数人掌握的“专长”,而应成为广大市民力所能及的“常识”。为此,全市各级工会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让急救知识走出课堂,融入生活。
在埇桥区,区总工会推出的“夜市急救地摊”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人气爆棚的“网红”打卡点。
每当华灯初上,烟火气升腾,这个特殊的“地摊”前便围满了好奇求知的人群。劳模导师和志愿者化身“摊主”,他们不卖商品,而是“送”知识、“送”技能、“送”安全。
通过模拟教具,他们手把手地教市民们心肺复苏的操作要领,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也跃跃欲试,在模拟人上认真练习按压技巧。
这种将急救培训融入夜间经济、融入市民休闲生活的创新方式,让应急救护变得可感、可触、可学,激发了市民的参与热情。
为持续巩固和深化培训成果,激发广大职工学习急救、掌握技能的内在动力,砀山县总工会联合县卫健委成功举办了“筑急救基石 展护理风采”全市职工护理技能大赛。这场赛事为全市医护人员提供了一个展示精湛技艺、弘扬职业精神的平台,来自各级医疗机构的2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心肺复苏等急救项目上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大赛不仅展现了医护工作者过硬的业务素养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更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方式,在全市医疗卫生系统乃至更广泛的职工群体中掀起了新一轮学技能、强本领的热潮。
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应急救护活动背后是扎实的工作和显著的成效。自2025年“救在身边·工会同行”活动深入开展以来,全市工会系统已累计开展各类应急救护普及性活动58场,触达群众超过3万人次;同时举办红十字救护员认证培训23场。一批批优秀学员通过严格考核,成为持证上岗的救护员,壮大了社会急救力量,培训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5%以上。(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华)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