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是金湖银湖,我们把伤员藏在芦苇荡里,日本人的飞机就看不到了。”102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叶舒延,已有84年党龄。回忆起参加抗日战争的故事,老人向上游新闻记者讲述了他和战友掩护伤员藏在芦苇荡里的故事。
叶舒延凝视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摄
叶舒延1923年出生在江苏淮阴。
抗日战争时期,叶舒延目睹了日军在中国的罪行,就有了参军的想法。“我当时小,为了消灭日本鬼子,还帮着新四军一起在路边埋地雷。”叶舒延说。
1939年,叶舒延参军后成了新四军的一名卫生员,“当时我16岁,部队安排我到淮北卫生学校学习,学会了包扎、救护、化验等一系列医护工作,不久后我就跟着部队去了前线,当起了卫生员,在战场上见过各式各样的枪伤和弹痕。”
叶舒延回忆,日军飞机四处轰炸,他们的工作除了救治伤员外,还需要掩护伤员和协助伤员撤退。“当时我们的部队在洪泽湖附近,我因为年龄小主要做些辅助治疗工作。我记得有一次遇到敌军轰炸,我们就把伤员转移到了洪泽湖的芦苇荡里。大片的芦苇荡就是天然屏障,外面的日寇进不来,天上的飞机也看不到芦苇荡里的情况。洪泽湖里的鱼虾特别多,没有粮食我们就捕鱼捕虾。外面还有老百姓给我们做掩护。”叶舒延说,当时就一个想法,一定要保障伤员安全。
叶舒延获得的各种纪念章。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摄
当上游新闻记者问老人是否还记得日本投降时的场景,老人虽然稍有口齿不清,但一直重复说着:“8月15日,8月15日”。叶舒延说他记得当时大家都高兴坏了,一直欢呼,高兴地敲锣打鼓,终于胜利了。
叶舒延的女儿告诉上游新闻记者,抗日战争胜利后,叶舒延先后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叶舒延一直在卫生系统工作,在卫生局副局长岗位上离休。叶舒延的女儿说:“这几年,精神头没有以前好了,耳朵也有些听不清,但还总是讲起以前打仗的事。”
“现在日子好过了,要什么有什么,我们真的很高兴。只是还会想起以前打仗时的事情。”叶舒延眼神里满是回忆。
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