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爱才、用心引才、悉心育才、暖心留才
闽江潮涌千帆竞 有福之州待君来
17日11时许,“好年华 聚福州”人才大会在福州大学城文化艺术中心盛大举行。
《福州人才工作宣传片》点亮屏幕,一幅幅青春面孔在实验室、在车间、在田野间挥洒汗水的画面,如暖流注入每位与会者的心田。高校、企业、人才代表在大会上讲述的成长故事,勾勒出“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的鲜活图景。
这场大会不仅是一场仪式,更是一份宣言——福州正以“真心爱才、用心引才、悉心育才、暖心留才”的滚烫心意,向天下英才敞开怀抱,让有福之州成为梦想落地生根的沃土。
福州人才IP形象“小福星”首次亮相。记者 林双伟 摄
暖心留才:
一城呵护青春无忧
大会伊始,福州人才IP形象“小福星”首次亮相,科技感十足的它发布的“榕耀青春赋能包”,集中释放政策红利,汇聚了福州对青年人才从初识、扎根到绽放的全方位守护。
从“研学”路线引领青年触摸城市肌理,到“求职”平台精准匹配施展才华的舞台;从“创业”政策甘霖浇灌梦想幼苗,到“安居”保障筑起遮风避雨的家园;从“乐业”环境营造事业上升的通途,到“交友”社群编织情感归属的网络——福州深知,引凤长栖,首在暖巢。
河南姑娘秦瑜娇的故事,在会场引起共鸣。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扎根福州八中三尺讲台的她,谈及为何选择福州,眼中闪烁着光芒:“2023年参加‘好年华 聚福州’研学,那碗甜到心坎的长乐冰饭让我念念不忘,但真正让我感动的,是那份‘拎包入住’的温暖。”
当她第一次推开人才公寓的门,崭新的被褥、齐备的洗漱用品静静等候。“一个异乡游子需要的安全感,被这座城市无声地填满了。”
更让她意想不到的是福州市委组织部的主动关怀。当她担忧航空航天专业的男友在福州的发展空间时,市委组织部的来电让她十分感动:“电话那头不是程式化的解答,而是像家人一样帮助分析省、市对口单位、人才政策,甚至为他的职业路径出谋划策!那一刻我懂了,福州或许不是最一线的城市,却是最有诚意的城市!”秦瑜娇的感慨,是福州“暖心留才”最生动的注脚——这座城市俯下身,倾听每颗年轻心灵的细微悸动。
用心引才:
筑渠通源海纳百川
引才之渠,贵在通畅多元。
大会现场,一系列战略合作签约,为福州人才活水注入汩汩新源。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福州市人才发展集团与闽都创新实验室、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福州大学、天津大学福州国际联合学院、福建省外大学校友会联合会郑重落笔,产研共建“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让实验室的智慧与市场的需求紧密相拥;福州第一技师学院与新大陆、永荣锦江,福州第二技师学院与冠捷等企业产教融合签约,让课堂与车间的界限消弭,工匠精神的传承有了制度保障;市人社局与三位首届福州市“福聚英才”全球创业大赛获奖团队的产才融合签约,则让创新的种子在政策沃土中破土而出。政策与平台同频共振,知识与产业紧密结合,福州正编织一张覆盖产学研的立体引才网络。
台湾青年才俊赵泽夫博士的创业历程,是福州“以赛引才”精准高效的生动诠释。去年,他带着开发的芯片缺陷修复超临界处理技术,忐忑地站上首届“福聚英才”全球创业大赛的舞台。“当宣布我们获得二等奖时,我感受到福州对前沿科技的渴望与尊重。”更让他惊喜的是大赛后的无缝衔接,“留创园提供的三年免费场地如同雪中送炭,投融资对接、法律咨询、人才申报等一条龙服务,让我们团队能心无旁骛地攻坚克难。”短短一年,他的团队不仅成功开发出可用于2寸至8寸晶圆的超临界处理技术,更吸引多位台湾博士加盟,将业务拓展至2nm以下节点的锗硅围栅器件工艺链与分析体系。
“如今这项技术不仅服务近20家集成电路企业,还荣获全国博士后大赛福建省金奖!”赵泽夫举着金灿灿、沉甸甸的奖杯说,“这奖杯的重量,就是福州引才诚意的重量!它让我们亲身感受,福州引才不只是‘量力而行’,更是‘尽力而为’。”
“好年华 聚福州”人才大会现场。记者 林双伟 摄
悉心育才:
沃土砺金百炼成钢
人才如良木,需沃土滋养,更需风雨磨砺。福州深谙此道,精心组织的“企业一线行”活动,让青年才俊在实践的熔炉中百炼成钢。
永荣锦江废水处理工程师陈维站在聚光灯下,回忆起初入废水处理站时的情景:“刺鼻的气味,巨大的噪声,让我心底直打鼓:堂堂大学生,战场就在这儿?”正是福州“企业一线行”活动,将他引向这片充满挑战的沃土。“免费的技能培训让我掌握了废水处理的‘硬核’技术,但更重要的是,一线是我实践的‘练兵场’。”他和团队日夜攻坚,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处理系统,不仅申请了国家专利,更将处理优良率从85%提升至100%,助力企业荣膺“国家绿色工厂”称号。“从操作员到技术班长再到企业骨干,一线最能锻炼人!”陈维的蜕变,刻录着福州“悉心育才”的深度与韧性——这座城市相信,真正的金子,必在实践的烈火中闪光。
在闽侯县鸿尾镇卫生院的诊室里,“三支一扶”医师林鑫雨的故事同样动人。初到基层时,面对乡亲们期盼的眼神,她常感所学不足。给患有严重关节炎的陈阿婆做艾灸的经历让她记忆犹新:“老人家疼得直哼哼,我紧张得手心冒汗,只能一遍遍轻声安慰她。”那天,她默默延长一小时,细致地为老人敷药、艾灸,当看到老人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时,“一股暖流从心底涌遍全身——原来解除他人痛苦带来的幸福感,如此纯粹而强烈”。
一年来,她已为180多名老人缓解病痛,脚步踏遍田间地头。“基层医疗最需要的未必是高精仪器,而是那份愿为乡亲们‘多花一小时’的真心。”林鑫雨的感悟引起全场深思。
在福州搭建的广阔舞台上,无数像她这样的年轻人正将青春脚印留在祖国最需要的角落,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
真心爱才:
生态雨林万物共生
真正的爱才,是构建生生不息的生态雨林。
福建汉特云智能科技总经理邹慧云的分享充满激情:“我们团队成员75%是来自清华、中科大、哈工大等双一流高校的‘90后’。如何让这群‘后浪’奔涌向前?答案就是——通过员工持股计划,让他们‘当家作主’。”
在她的讲述中,“笨系列”机器人笨小宝、笨小新、笨小递不断突破边界,从北京冬奥会的智慧服务到党的二十大成就展的精彩亮相,从宁德时代工厂的精准巡检到远渡重洋的海外订单,汉特云入选“科创中国”新锐50强的每一步,都体现着年轻团队的智慧。“这一切,离不开福州为企业搭建的人才成长阶梯。”邹慧云说,“人才住房解决安居之盼,子女入学排解后顾之忧,工科补助减轻攻坚之压……正是这些政策的托举,让我们能心无旁骛地‘笨’向星辰大海。”
万华化学(福建)董事长寇光武,则用数据展现福州人才生态的吸引力:“万华福建已汇聚1500余名高学历人才,平均年龄不到30岁。2023年投产当年即盈利,利税30亿元;2024年利税45亿元,同比增长50%!”
他说:“福州的人才政策‘温度’,解决了员工住房、子女教育等一系列后顾之忧,这正是万华福建快速崛起的密码!”更令人振奋的是他描绘的蓝图:万华正携手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等国际巨头,在江阴东部片区打造总投资199亿元的特种聚烯烃项目,引进外资6.5亿美元,将有效填补国内高端聚烯烃的空白。“我们将依托此项目,努力打造中外高层次人才交融平台!”寇光武表示,“在三福之地,万华要实现产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让每个人才都能在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舞台上绽放光彩。”
五链智汇:
以心筑巢虚位以待
福州的诚意不仅见于语言,更凝结于空间。
大会启动仪式之后,领导嘉宾们步入福州大学城文化艺术中心旁边的福州大学城“五链智汇”协同中心。这个1300平方米的空间犹如一个创新引擎,“五链融合”信息服务平台、“创新策源地”展厅、“东南智选”成果超市、“一站办结”综合服务窗口等以整合五链资源为脉络,让每一粒创新种子都获得破土而出的磅礴力量。
盛会终章,余韵悠长。闽江的潮声隐隐传来,似在应和这座城市的决心与深情。从陈维手中流淌的清澈水波里,从林鑫雨艾灸升腾的草药芬芳中,从秦瑜娇讲台飞扬的青春誓言间,从赵泽夫成功开发的芯片晶圆上,从邹慧云“笨”向星辰大海的机械臂里,从寇光武描绘的石化宏图中,我们看见,福州正以真心为火种点燃无数梦想,以政策为沃土培育参天栋梁。
当“好年华 聚福州”的召唤乘着闽江的风传遍四海,福州的姿态始终如一:以心筑巢,虚位以待。她相信每一颗追寻价值的星辰,终将在这片有福之地找到属于自己的璀璨轨道。三坊七巷的灯笼为英才而明,鼓山的松涛为梦想而歌——福州等你,以江海般的深情,以榕树般的坚定。(记者 李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