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网约车取消订单延误送医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一位老人突发疾病急需就医,焦急地预约了网约车。然而,在行程途中,司机却无故取消了订单,导致老人无法及时到达医院。宝贵的救治时间被白白浪费,老人最终因延误治疗而瘫痪在床。这一事件不仅给老人及其家人带来了巨大的身心痛苦,也让人们对网约车平台的管理和司机的职业道德产生了质疑。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网约车行业的监管,保障乘客的合法权益,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此前,江西吉安杨先生的父亲突发疾病,120急救车需要十几分钟赶到,于是他紧急下单网约车,平台显示司机3分钟内到达。杨先生与母亲费力将昏迷父亲抬到轮椅上,准备下电梯时接到司机电话,告知对方是个病人需稍等,下了楼后却找不到司机,也打不通电话,打开订单才发现司机已取消。杨先生随即拨打120,老人被送到医院后确诊脑出血,经开颅手术后仍处于瘫痪和失语状态。杨先生认为司机突然取消订单延误了治疗,应当赔偿。
律师表示,民法典有相关规定,若承运合同生效,司机应尽力救助,擅自取消类似拒载需承担责任;但网约车订单更似预约,未按时到达司机可按规则取消。平台客服称涉事司机到达时间是10点12分,取消订单的时间是10点18分,等待6分钟后取消符合标准,且此前未被明确告知接送的是危重病人,将记录司机行为但无法给予乘客更高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