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福州,宛如一幅诗意画卷。这里,城市与湿地完美共生。城中的内河纵横交错,如灵动的血脉,缓缓流淌着岁月的故事。湿地则如大自然的馈赠,是鸟儿的天堂、鱼虾的家园。清晨,薄雾缭绕,湿地中鸟儿清脆的鸣叫声与河水的潺潺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首美妙的交响曲。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泛起金色的涟漪,与城市的灯火交相辉映。福州,在湿地的滋养下,既有现代化的繁华,又保留着那份与自然相融的诗意,成为一座独特而迷人的城市。
这是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鳝鱼滩一角。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7月24日,津巴布韦传来喜讯——福州正式获颁“国际湿地城市”证书,成为福建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这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以其别具一格的湿地保护实践,再次在国际舞台绽放光彩。
从高处俯瞰福州,水光潋滟、绿意盎然的景象映入眼帘。“母亲河”闽江似银带般穿城而过,139条内河如血脉般纵横交错,1500多座公园宛如翡翠般镶嵌其间。据统计,福州湿地总面积达19.42万公顷,占市域面积15.14%;湿地保护率高达55.33%,这两项指标均傲居福建省首位。滨海湿地占比高达75.05%,造就了“滨海即湿地”的壮美画卷。
一群鸟飞越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沙滩。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从湿地危机到全城觉醒
很长一段时间内,福州湿地保护曾面临险境。昔日的闽江河口湿地几近沦为“失地”:填海造地如火如荼,鱼塘如棋盘般遍布,污水肆意横流,垃圾遍布滩涂,外来植物互花米草疯狂蔓延,生态环境遭受重创。
转机出现在2002年春天。一份名为《专家呼吁抢救性保护闽江河口段湿地资源》的专报在《八闽快讯》上刊登,随后被福建日报转载,引发各界广泛关注。同年4月,省领导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湿地保护的战略意义。一场全面保卫湿地的行动随即拉开序幕——不合理的建设计划紧急叫停,修复保护措施迅速跟进。
2003年,闽江河口湿地县级自然保护区破土而出,此后用短短10年时间就完成了从县级到省级再到国家级的华丽蜕变。2017年,《福建省湿地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为湿地保护撑起法律保护伞。福州更是率先在全省颁布实施《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办法》,成为湿地保护的排头兵。今年7月,新修订的《福州市湿地保护办法》再次升级,为湿地保护注入新动力。
晚霞中的帝封江湿地茉莉花田(仓山融媒体中心供图)
“福州经验”:用创新守护绿色家园
“二十多年来,身为滨海城市的福州,面对能产生较大经济效益的滩涂,却能以保护优先的魄力,最大限度地护下了一片净土。”西南林业大学湿地学院首任院长田昆这样评价福州的湿地保护成就,“保护成效非常显著,为各地湿地保护提供了很好的‘福州经验’。”
这份“福州经验”凝聚了独特的保护智慧。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区秘书长张明祥表示:“福州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尤其从闽江河口湿地以及市域内河治理成效中,可看出上下齐心、协同治理的决心与气魄。”
科技赋能成为福州湿地保护的一大亮点。闽江河口湿地设立院士工作站,国内顶尖专家团队纷至沓来,国家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等科研平台相继建立。在智慧治水领域,福州首创“数字化+物业化”河湖管理模式,通过智能监测、智慧调度等手段实现水系精细化管理,其水系调度系统摘得国家金奖。
跨海峡的生态协作也在悄然进行。自2008年起,福州与台湾开展了长达14年的湿地保护合作,每年轮流举办中华凤头燕鸥保育研讨会,建立起资源调查、技术共享的常态化合作机制,这种跨越海峡的生态友谊,不仅保护了珍稀濒危物种,更成为两岸民间交流的绿色纽带。
湿地与城市:一首流动的诗
在福州,湿地不再是远离城市的“生态孤岛”,而是融入市民生活的“诗意栖居地”。
清晨的闽江河口湿地,霞光初现,成群的白鹭如雪花般掠过水面;黄昏时分,夕阳映照下的内河水道,游船穿行,两岸灯火如珠串般璀璨。这座城市的湿地内栖息着维管束植物124科334属539种,脊椎动物52目172科424属678种。闽江河口湿地常年迁徙停歇的水鸟超过5万只,近3年来有16种水鸟的种群数量达到或超过国际重要湿地标准。被誉为“神话之鸟”的中华凤头燕鸥在这里找到了安全的家园,每年如约而至,繁衍生息。
“内河游”已成为福州市民休闲生活的新宠。全长6.5公里的内河航线,宛如一条流动的诗行,串联起西湖、三山两塔等历史地标。船行之处,碧波荡漾、树影摇曳,两岸垂柳如烟、碧桃含笑、繁花似锦,引得游人驻足留影,记录这城市中的绿色诗篇。
福州已建立闽江河口湿地博物馆、三江口植物园、海洋博物馆等14处湿地类型宣教场馆,并依托各类自然保护地、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城市公园建立200余处科普基地,所有场馆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让更多市民走近湿地、了解湿地、热爱湿地。
湿地保护赢得的国际认可接踵而至:2022年,“福建闽江河口湿地:海、陆生物地理区划过渡带”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2023年,闽江河口湿地入选国际重要湿地;今年7月,福州获评“国际湿地城市”。这一系列荣誉见证了福州湿地保护工作从区域实践到国际典范的蜕变历程。
“荣获国际湿地城市,与生活在福州的每个人息息相关。”福州市林业局局长丘志强满怀期待地表示,“接下来,福州将系统谋划、协同推进,不断提升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平,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厚植生态沃土,以‘湿地之城’展现福州之美。”(李轩)
上一篇:福建启动数据企业常态化入库工作
下一篇:多预警齐发 这些区域谨慎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