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提供具体的福州援疆支持改造的博物馆相关内容呀,比如博物馆的特色、改造举措、呈现的效果等方面的信息,没有这些具体内容我没法准确写出 200 字的描述呢。
经过三个多月的施工改造,奇台县博物馆于近日以崭新面貌全面对外开放。
此次改造中,福建援疆福州分指挥部投入援疆资金200万元,利用最新考古成果,对奇台县博物馆进行展线调整、数字化改造提升,以多元展陈、科技赋能和沉浸式体验,将5500平方米的展厅打造成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作为福州援疆文化润疆工作的重要成果,此次升级以“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为核心理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生动呈现了奇台源远流长的文化轨迹,铺展着各民族交融共生的历史图景。
步入奇台博物馆一楼大厅,馆内原接待台位置更新了一块大型LED显示屏,滚动播放着城市纪录片与文化精品视频,加深观展群众对奇台的“第一印象”。
三楼的石城子遗址数字化展示区内,设置了一套石城子遗址沙盘,还原了当时的城墙、城门、角楼、房址等建筑遗迹;墙面的三折幕投影,可播放石城子遗址相关视频,俯视平台的互动屏联动投影画面,结合语音讲解,全方位展示石城子遗址全貌和细节。
一旁的古建筑结构复原考古模型,安装着一台“寻迹石城子”互动触摸一体机,它将石城子遗址出土器物进行二三维数据展示介绍,游客可以通过触摸屏互动体验城防设施,在寓教于乐中了解相关历史知识。
在唐朝墩古城遗址数字化展示区,现代感与科技感让人耳目一新。该区域利用三折屏与地面踩踏屏技术,将当时人们在唐朝墩古城中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使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商旅络绎、文明交融的盛景。
博物馆四楼的城墙造景增设了一台投影机,增加了古诗词数字化展示场景。
山通南北套,地接上中台。
但知直北接金山,汉址唐基合就删。
……
这些突出描写奇台、边塞的诗词,配合不同季节的背景画面、专业朗诵与背景音乐,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诗词的韵律之美。
奇台县居民丁亚琳在观展后表示:“奇台博物馆我来过好几次,但是我感觉这次变化挺大的,这些互动大屏我觉得做得特别好,它对奇台的历史变革、沿袭上有了一个更为宏观、现代化的展现。”
“升级后的博物馆展厅更加注重空间布局、展线优化,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互动体验,既保留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又让民族交融故事更加鲜活。”奇台县博物馆副馆长何佳齐介绍,在福州援疆的积极推动下,目前博物馆二楼展厅还展出了“侯官文化专题展”“海丝遗珍——‘碗礁一号’沉船出水文物展”等来自福州的历史文化展览,让跨越万里的“陆丝”与“海丝”再次深度交流,成为连接榕奇情谊的文化纽带。
走出博物馆,浓厚的文化气息在户外广场持续蔓延。此次改造在广场上新增了二十四节气景观立牌,相关节气诗句和配图清晰可见,立牌四周加装了灯带,入夜后则化为柔和光晕,使节气文化意象与广场夜景形成光影对话,打造沉浸式诗意体验空间,进一步增强群众对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认知和理解。
近年来,福建援疆福州分指挥部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入推进文化润疆,通过谋划建设文化阵地项目、加强文化资源供给、推进文化交往交流等方式,助力奇台各族群众共享中华文化繁荣发展成果,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天山北麓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