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王义卓 通讯员 苏燕)今年7月以来,西安市公安局浐灞分局十里铺派出所以警社共治为切入点,充分激活辖区治安协理员群体的能动性,让这支 “百姓队伍” 在矛盾调解、巡逻防控、安全守护中发挥重要作用,共同编织出一张坚实的平安防护网。
7月4日清晨,十里铺派出所辖区某小区门口的通道被一辆大型货车堵得水泄不通。
原来,由于门口小超市的供货商驾驶的货车体积庞大,为赶早卸货不仅挡住了居民出行的道路,还与小区保安员爆发了激烈争执。“这车要是不挪走,上班的、送孩子的都得迟到!” 围观群众的抱怨声此起彼伏,现场气氛愈发紧张。
正在附近巡逻的小区治安协理员岳建胜闻讯赶来,他没有急于评判对错,而是先爬上货车查看货物情况。“师傅,您看这货不多,我叫几个人帮您卸下来分批次运进去,既不堵路又能早点完事,您看行不?”岳建胜转头对货车司机说,随后又招呼身边的几位一同巡逻的治安协理员队员,“搭把手,咱们快点卸!”
不到半小时,在岳建胜的带领下,队员们齐心协力将货车上的货物全部搬运至超市仓库。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握手言和,堵塞的通道恢复畅通。
“多亏了岳师傅,不然这事儿指不定要闹多大。”现场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
在十里铺派出所的培训指导下,他和队员们已成功化解各类纠纷10余起,成为社区和谐的“润滑剂”。“以前处理纠纷心里没底,现在所里定期组织法律知识培训,还给我们编了矛盾化解工作流程,工作起来更有底气了。”这已经是岳建胜本月第三次带领队员化解类似矛盾,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辖区内的大小纠纷和解决办法。
“以前是警察单打独斗,现在有了治安协理员这支生力军,实现了治安防范从‘独唱’到‘合唱’的转变,这是我们夏季治安防范成效显著的关键。” 十里铺派出所负责人介绍说,十里铺派出所将辖区划分网格,每个网格配备 1 名社区民警、2 名辅警和 5-8 名治安协理员,明确职责分工形成 “1+2+N”的联防体系,让治安协理员成为民警的“千里眼”“顺风耳”,“对收集到的问题实行“登记、研判、处置、反馈、回访”五步流程,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而治安协理员全程参与处置和回访环节。
今年入夏以来,十里铺派出所通过“警社共治”模式,组织治安协理员全程参与下,矛盾纠纷化解率得到提升,电动车被盗案件环比下降。
在米家崖小区,由于小区业主习惯将电动车统一停放在小区外,给车辆安全带来隐患。治安协理员也是社区主任的杨士强主动找到社区民警刘晓辉,与小区物业经理徐璐围坐在一起,专题研讨近期电动车被盗防范措施。
经过认真的分析研判,刘晓辉说:“咱们警社共治就要打出组合拳,一方面派出所增加夜间巡逻频次,另一方面物业对安保人员进行专项培训,重点提升识别可疑人员、快速响应处置的能力;还有小区电动车停放区必须实现 360 度无死角公共视频覆盖。”
作为治安协理员,杨士强和徐璐积极行动,从监控点位的选址布线到夜间巡逻路线的规划,再到组织治安协理员开展“电动车安全守护”宣传活动,点点滴滴的付出,都获得了群众们的好评。
“现在晚上加班回来,看到有民警巡逻有监控‘守护’心里踏实多了。” 小区业主王女士说。
警民携手,共同守护老百姓的财产安全,正是十里铺派出所“警社共治”机制的生动实践。针对夏季治安特点,派出所建立了“每周会商、每月研判”制度,由社区民警牵头,联合社区干部、物业负责人、治安协理员等组成治安联防专班,而治安协理员提供的一线信息,成为会商研判的重要依据,形成 “问题共商、措施共建、责任共担”的治理格局。
夜幕降临,十里铺辖区的大街小巷亮起了盏盏警灯。治安协理员们用脚步丈量着辖区的每一寸土地,用汗水守护着居民的平安,他们与民警一道,构筑起一道由警徽与民心共同组成的平安防线,守护着辖区的夏夜安宁,也书写着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