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张隽 通讯员蒿文祥 岳俊威)“漳河上的这座桥梁位于岳城水库前,可用于河流水污染发生时投药、拦截等作用,目前完好无损。”近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应急监测科田旭民指着眼前的桥梁向记者介绍。
进入汛期,面对容易突发企业污染物进入河道的风险,邯郸市生态环境局近期开展了市域内主要河流环境应急处置工程设施变动核查工作,确保一旦河流发生水污染事件能及时应急反应。
在涉县娲皇桥附近,记者看到有多级挡水坝,坝体高度约2米。“这些坝体总存水量可达10万立方米。当发生污染事故时,我们针对不同污染物往往选择不同的治理措施,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拦截坝进行相应增高,通过坝体进行多级拦截降解。”田旭民介绍。
在涉县石岗村段,工作人员对照漳河干流及主要支流“一河一策一图”方案,发现两处原本计划邯郸市用于存储污水的坑塘,已被村民用于养殖甲鱼,丧失了其原来的功能。
对此,田旭民表示,将根据实际情况对方案及时进行调整,如改成将受污染的水引入附近的水电站,污水经降解稀释处理后再排入清漳河河道。
“环境应急处置工程设施变动核查为做好环境应急工作提供了基础性资料,为严密防控邯郸流域环境风险,及时妥善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坚决守好生态环境安全底线提供了保障。”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应急监测科科长冯涛告诉记者。
上一篇:记者直击北京密云太师屯镇救援现场
下一篇:晋安试点市场监管协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