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发生溺水后,小朋友们该怎么办?”
“小朋友不能私自下水救人,要找大人帮助。”
7月18日,在咸宁市通城县实验学校,由湖北省应急管理厅主导设计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在暑假学堂“爱心托管班”开讲,全县4000多名青少年同上一堂安全课,共同筑牢安全防线。
据悉,暑假学堂“爱心托管班”是由共青团湖北省委联合湖北省委社会工作部、省文明办、省总工会、省妇联等18家单位共同推进的重大民生工程,主要依托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青少年活动阵地等场所,招募大学生等志愿者,为少年儿童提供免费假期托管服务。这些爱心托管班已于7月7日同步开班,一直持续到暑假结束。
湖北省应急管理厅主导制作了未成年人版防溺水手册以及未成年人防溺水警示教育片,以图文、视频的形式宣传预防溺水“六不准”,同时承担起暑期学堂的安全课程设计工作,专门录制授课视频,提供给共青团湖北省委,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培训,力求让志愿者讲得清楚、孩子们学得明白。
通城县的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培训后走上课堂,化身“安全宣传员”“科普讲解员”,用生动的案例、直观的视频、有趣的互动问答和情景模拟,向孩子们传授了防溺水安全知识和技能,把安全知识变得像游戏一样好玩,让孩子们在互动参与中将安全牢记在心。
七月份,通城县114个托管点位如繁星般遍布城乡,重点围绕“以安全看护为主,兼顾素质提升”的原则,把“孩子去哪儿”的民生难题变成温暖人心的幸福答案。
共青团通城县委副书记黎灿介绍,“爱心托管班”重点服务留守儿童、双职工家庭子女、经济困难家庭子女等群体,每个班不超过40人,全县共有4000多名青少年参加托管。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10所省内外高校的373名大学生志愿者,组成13支专业服务队,通过统一培训后正式上岗,下沉到全县街道(乡镇)和社区。
今年暑假,湖北省共开办3811个“爱心托管班”,覆盖全省各地,用爱心和安全托举“明天的太阳”。 (供稿:湖北省应急管理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