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应急管理局印发《滨州市应急管理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提升市场主体活力若干措施》的通知,围绕审批效能、市场活力、本质安全、监管执法、组织保障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全市应急管理营商环境明显提升,为品质滨州建设创造更高水平安全环境。
提升审批效能,打造便民利企政务环境
市应急管理局通过梳理省、市重大项目名录,对招引的建设项目靠前服务,提供全过程指导,并积极协调并联审批,缩短审批时限。
同时,依托应急管理部网站,推行电子证书普及化,既方便办事群众,又减轻企业负担;推行容缺受理机制,行政许可事项主要申请材料齐全即可进入审查程序,能通过电子证照获取的信息不再要求提供相应材料;为企业提供许可证到期提醒服务,避免因证书过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
另外,为规范许可程序,该局制定行政许可工作管理办法,明确行政许可事项并建立动态调整清单工作机制,规范办理流程并向社会公布。
激发市场活力,营造“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环境
开展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及时搜集并推送各类安全生产政策措施,指导做好政策兑现工作,围绕重点项目建设等跟踪问效,收集企业家诉求,打造典型案例。
开展支持企业上市行动,建立精准帮扶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工作机制,制定台账,明确专人跟踪服务,开展精准帮扶诊断活动,并组织相关培训,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和管理能力。
开展企业合规经营行动,聘请专家为重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合规体检服务,依托惠企通平台实现安全生产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及时推送”,编制企业合规指引。同时,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政策文件和招标投标文件开展审查,定期清理文件,消除不利因素。
提升本质安全,营造安全稳定发展环境
市应急管理局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八大行动”“四项整治”,强化各项防范措施落实。
其中,聚力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完善应急指挥体系,统筹做好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加强危化品“一件事”全链条安全管理,常态化开展“打非治违”,开展专项行动和业务培训;持续抓好非煤矿山和工贸行业治本攻坚,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推进“四化”建设;严格分类分级安全监管,开展标准化创建活动和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
规范监管执法,营造“管住风险、无事不扰”法治环境
市应急管理局严格执行监督检查,统筹执法计划编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严格涉企检查备案管理,实施行政检查前需制定方案并报经局分管领导批准,提前3天线上备案。开展多层级联动执法,强化市县乡三级执法联动和计划衔接,避免重复执法检查。完善跨部门联合检查,建立消地联合执法检查机制,开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强化网上巡查和非现场监管执法,运用多种监测预警系统和巡查手段,提升非现场执法比重。严格规范第三方管理,做好安全评价机构监管工作,规范专家执业行为。坚持包容审慎监管,落实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情形,加强普法宣传和行政指导。开展涉企执法整治,聚焦重点问题和重点地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公开征集突出问题线索。
为确保各项政策落实落地,市应急管理局成立专班,定期调度工作开展情况;建立协调监督体系,依托“鲁执法”平台实现行政执法工作实时留痕;开展执法案卷评查,严格执行现场检查工作纪律和廉政承诺制度,防止逐利检查和任性检查。
编辑:王梦青 编辑:刘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