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热浪席卷连云港市灌云县龙苴镇,漫长暑期里,孩子们的安全始终牵动人心。作为守护辖区平安的“前哨兵”,龙苴派出所早早行动起来,将防溺水安全教育从“会议室”搬到户籍窗口、班级群聊、河道岸边,用群众看得见、听得懂、学得会的方式,织密一张覆盖“线上 + 线下”的暑期安全防护网。
户籍窗口“见缝插针”:等待时间变安全课堂
“您好,夏天带小朋友出去玩千万要注意安全。”龙苴派出所综窗民警陈扬充分利用群众在户籍室办理业务等候的时间空隙,主动开展安全宣传活动。
在户籍室大厅,民警向办事群众主动发放《致龙苴镇辖区居民一封信》,结合发生的真实案例,现场面对面讲解,强调夏季游泳安全要点以及防范各类诈骗陷阱。针对老年群体,民警用方言“唠家常”式的方法向他们普及,见缝插针式的宣传,切实提升在场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短暂的等候时间成为传递安全知识的窗口。
班级微信群“精准推送”:家校警共筑线上防线
为织密暑期安全防护网,扩大宣传覆盖面,龙苴派出所社区民警创新宣传模式,主动对接辖区各中小学校,化身“群聊安全员”,利用覆盖广泛的班级微信群,打造“微信安全课堂”。
转发图文并茂的“暑期防溺水贴士”,社区民警通过班级群及时推送给每一位学生家长,强调“六不,四知道”原则,提醒家长务必掌握孩子行踪,实现安全教育“零距离”,在炎炎夏日为孩子们筑起一道无形的安全堤坝,家校警携手共护少年儿童平安成长。
河道岸边“实战教学”:救生设备成“活教材”
“大家摸摸这个救生衣,里面的浮力材料能承受一个成年人的重量,但如果没系紧腰带,下水后可能会往上窜……”7月16日下午,龙苴镇一条河道岸边,一场特殊的“实战课”正在进行。民警和辅警带着救生圈、救生杆、救生绳等设备,给20多名附近的孩子上了一堂防溺水实践课。
没有讲台和课本,河道就是课堂,救生设备就是教材。孩子们在民警指导下,亲手操作救生杆伸缩,学习“双套结”“八字结”等救生绳打结方法,还被带到长满青苔的堤坝边:“你们看,这里看着平整,踩上去特别滑,一旦落水很难爬上来。” 民警一边演示危险动作(做好安全防护),一边强调:“救生设备要会用,但更重要的是远离危险水域。”这场“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让安全意识真正走进了孩子们心里。
从窗口宣传到线上提醒,从岸边教学到日常巡查,龙苴派出所的民警们用脚步丈量安全防线,用细心织密防护网络。“暑期安全不能等,必须主动上前一步。” 派出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加强重点水域巡逻,增设警示标识,联合志愿者开展“敲门行动”,让“平安”成为这个夏天最坚实的底色,守护每一个孩子安全度过假期。
文/陈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