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午,在江苏太仓水域,由于大风导致船舶集装箱落水,高频海事报送太仓7号浮临时封航。目前集装箱落水原因尚未可知,有网友猜测可能是外贸出口箱偏轻,绑扎没做好,导致强风吹落。
图源网络
7 月 18 日凌晨,万吨级过境重载船在长江白茆水道突发右倾险情,船上载有的 13400 吨铁矿粉面临倾覆风险,情况万分危急。
图源网络:万吨级重载船船体倾斜
00 时 39 分,滨江执法大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海巡艇 12330 立即出艇赶往现场。海事执法人员通过 AIS 轨迹追踪、甚高频呼叫以及周边船舶协查等方式,多管齐下,于 00 时 51 分成功锁定遇险船舶位置。当时,该船在航经山西嘴弯段时突发不明原因右倾,已划江到 186 红浮南岸下锚,正在开展原因自查。
01 时 03 分,海巡艇抵达现场。执法人员凭借专业素养,迅速对船体稳态、周边水深进行检查检测。靠船与船员沟通后,立即组织检查船体与货物配载情况,发现船右倾严重,干舷仅余 1 米、左右吃水高度差达 1 米。面对夜间辖区浮吊资源难以外调的困境,指挥组当机立断,决定实施“冲滩自救”方案。
在海事执法人员的全程指挥下,该船经过两次精准控速移船,于 03 时 21 分成功坐滩,船体恢复稳定姿态。随后,执法人员经过全面排查,初步判断险情原因是货舱铁矿粉向右侧倒塌形成偏载。
此时已至凌晨 4 点多,海事执法人员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即开展现场驻守,不间断发布航行安全提示。同时,迅速成功协调距离最近的作业码头大盾构码头开辟绿色通道。06 时 35 分,海巡艇现场维护该轮脱浅。08 时 07 分,该船顺利靠泊码头,两台吊机同步启动平舱作业。08 时 25 分,13400 吨铁矿粉完成重新配载,船舶左右舷前中后吃水基本恢复安全值。09 时 08 分,遇险船舶在海巡艇维护下安全锚泊,后续调查程序稳步开展。
偏载是指船舶的载荷分布不均匀,导致船舶的重心偏离设计的中立位置,从而影响船舶的稳性和安全性。船舶的稳性是指船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的能力。偏载会改变船舶的重心位置,降低船舶的初稳性高度(GM值)。初稳性高度是衡量船舶在小角度倾斜时的稳定性指标,GM值越小,船舶在受到风浪等外力作用时越容易倾斜。
当船舶发生偏载时,重心偏向一侧,船舶的倾斜角度会增大。如果偏载严重,船舶可能会在较小的外力作用下发生倾覆,尤其是在恶劣的海况下,风险更高。偏载会导致船舶的纵向和横向平衡被打破,使船舶的航行性能下降。例如,船舶可能会出现航向不稳定、转向困难等问题,增加航行的危险性。为了纠正偏载导致的倾斜,船舶可能需要使用更多的动力来调整姿态,这会增加主机和舵机的负担,可能导致动力系统过载,甚至损坏。
偏载会使船舶的重量分布不均匀,导致船舶结构局部应力集中。长期偏载可能会使船体结构疲劳,甚至出现裂缝或变形,影响船舶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如果偏载是由于货物移位造成的,货物对货舱壁的压力会增大,可能导致货舱结构损坏,甚至出现货物泄漏等问题。
预防和应对偏载的措施
合理配载:在装载货物时,严格按照船舶的设计要求进行配载,确保货物分布均匀,重心位置合理。
货物固定:对于散装货物(如铁矿粉),应采取适当的固定措施,防止货物在航行过程中移位。
定期检查:在航行过程中,定期检查货物的装载状态和船舶的平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应急处置:一旦发现船舶出现偏载,应立即采取措施,如调整货物位置、调整船舶压载水等,必要时请求外部援助。
以下是近年来因船舶偏载导致的事故,按时间顺序罗列:
偏载不仅会降低船舶的稳定性,使其在风浪中更容易倾斜甚至倾覆,还会对船舶的结构造成损害,增加航行阻力,降低航行效率,甚至危及船员的生命安全。在实际操作中,无论是货物的装载与固定,还是航行过程中的动态监控,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合理配载、科学固定货物、定期检查货物状态以及及时调整船舶姿态,这些措施虽看似繁琐,却是保障船舶安全航行的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