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是海洋牧场大市,也是台风多发城市,台风带来的强风大浪和强降雨严重影响海洋牧场生产。日前,湛江在台风季迎来重要制度创新——出台了《湛江市现代化海洋牧场防台工作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湛江市现代化海洋牧场防台技术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技术指引》),指导养殖户做好现代化海洋牧场防台工作。
湛江海洋牧场。
此次出台的两份文件通过“政策引领+技术落地”的协同模式,既解决“防什么、谁来防”的顶层问题,又回答“怎么防、防到什么程度”的实操难题,为海洋牧场构建“事前有预案、事中有手段、事后有保障”的台风灾害防控闭环。
为产业撑起“保护伞”
湛江海洋牧场产业规模庞大,众多养殖户依赖海洋资源进行水产养殖。在台风这种不可抗的自然灾害面前,产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面临巨大挑战。《指导意见》构建的台风灾害应对与风险管理体系,涵盖从事前预防到灾后复产等多个维度,使海洋牧场的生产活动有了一套系统的、有序的应对方案。例如,在预防阶段,养殖户可根据要求对养殖设施进行加固、对养殖品种进行合理布局调整等,从源头上减少台风可能带来的损失。
广东目前规模最大的在养平台“湛农1号”。
为养殖户提供科学指南
《技术指引》为海洋牧场从业人员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以往,面对台风,养殖户往往凭借经验或各自为战,缺乏统一标准和科学方法。《技术指引》能让养殖户更加科学地进行台风前的预防和养殖管理。比如,在台风来临前,养殖户可依据指引对养殖水体和养殖密度进行合理调控,保证养殖生物在台风期间有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台风过后,又能按照指引及时进行水质检测、疫病防控等复工复产工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二次损失。
渔民们在“海洋牧场”里忙着收获转运。 彭镇强 摄
保障水产品市场供应稳定
台风灾害如果对海洋牧场造成严重破坏,将会影响水产品的市场供应。文件的出台有助于保障海洋牧场在台风过后能够尽快恢复生产,确保水产品持续稳定供应市场。在灾害发生时,通过《指导意见》中的强化应急保障和加强日常管理等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使灾后能够更快复产,满足市场需求。
这两份文件的出台,对于湛江的防台风工作、海洋牧场产业发展、养殖户个体利益、市场供应稳定以及长远的产业竞争力提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撰文:邓安祺 通讯员 钱佳慧
【作者】 邓安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