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纸塑制品厂妄图通过伪造“李子柒”螺蛳粉包装牟取利益时,他们果断亮剑,以有力追责推动侵权人黄某某领刑受惩;当假冒充电器案件显露“产业链化”蔓延的危险苗头时,他们迅速出手,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当地端掉制假窝点、查处无证无照经营,从根源上铲除侵权行为的滋生土壤。
近年来,潮州市潮安区人民检察院将知识产权检察工作融入区域发展大局中,以“打击+治理+预防”为三大支点,既当严惩侵权的“铁面包公”,又做优化治理的“参谋助手”,更成普法惠民的“宣传员”,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筑牢知识产权保护防线,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聚焦司法办案,以铁腕手段形成强力震慑
潮安区检察院紧盯危害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侵权犯罪,持续加大刑事打击力度。2023年以来,共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9件34人,纠正漏罪、漏犯5人,依法办理一系列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护。
针对在办案中发现的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假冒注册商标罪等“小微”企业高发犯罪类型,潮安区检察院加强与公安机关、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协作,通过日常交流、案件研讨、专题会议等形式,共同规范此类案件的证据收集与固定标准,推动出台有关“小微”企业知识产权犯罪办案指引。同时,运用提前介入、建议移送等监督手段,凝聚打击合力,构筑严密监督法网。
在黄某某涉嫌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一案中,庵埠镇一纸塑制品厂未经许可,伪造注册商标“李子柒”标识柳州螺蛳粉包装袋。潮安区检察院启动立案监督,建议行政执法部门移送公安机关侦查,最终,黄某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有力震慑了同类犯罪。
聚焦职能延伸,以精准施策提升治理效能
在严厉打击侵权行为的同时,潮安区检察院主动延伸监督职能,充分发挥检察建议“抓前端、治未病”的作用,从源头破解治理难题。2023年以来,针对办案过程中发现的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5份,推动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完善机制,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2024年,潮安区检察院在受理4宗假冒维沃、华为等品牌充电器案件时,发现此类侵权行为呈产业链化发展且长期未查处。据此,潮安区检察院依法向镇政府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与公安机关协作配合,联合查办3宗生产假冒手机充电器案件;同时依托当地无证无照排查整治工作机制,联合市监所、村委开展全面排查,立案查处30宗无证无照经营案件,有效遏制侵权行为蔓延。
聚焦法律宣传,以立体普法巩固保护根基
为从根本上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潮安区检察院结合辖区产业特色,深入不锈钢、陶瓷等重点行业,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为企业“量身”提供法律指导,帮助梳理管理漏洞、完善风险防控。
此外,潮安区检察院还结合知识产权宣传周、平安建设等活动,构建“线上+线下”立体普法网络——线上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线下通过设点宣传、进村入户、邀请旁听庭审等方式,每季度开展不少于2场普法活动,让知识产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为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夯实法治根基。
撰文:董志豪
通讯员 安检宣
【作者】 董志豪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