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7月17日,香港油尖旺区民政事务处、香港消防处、香港油尖旺区防火委员会举办了“走过抗战历史、东江之源—东莞佛山防火策略青年交流团”。本次交流团有大约80名中小学师生和家长参加,到访位于东莞塘厦镇的东深供水工程纪念园、佛山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顺德西海抗日烈士陵园及其革命文物陈列馆等地,并开展参观和交流活动。
今年正值东深供水工程建成60周年,主办方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深刻了解内地工程团队,在建设和维护东深供水工程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另外,今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交流团通过组织学生参访顺德西海抗日烈士陵园,了解抗战历史,缅怀抗战英烈。
交流团参观东深供水工程纪念园。
走进纪念园,了解供水历史
“走过抗战历史、东江之源—东莞佛山防火策略青年交流团”的首站来到东深供水工程纪念园。学生们参观了展示东深供水工程建设的专题展览。展板上详细介绍了工程的历史背景:1963年,香港遭遇严重干旱,市民生活用水极度紧张。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央政府决定兴建东江—深圳供水工程,将东江水引入香港。1965年,工程正式建成通水,从此结束了香港长期缺水的历史。
展览中陈列的老照片显示,当年的建设者们在设备简陋的条件下,靠人力开凿隧道、铺设管道,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纪念园展示东深供水工程的多个模块,工作人员向学生们讲解了东江水的输送过程。东江水经过83公里的密封式专用管道,最终输送到香港的多个水库。为确保水质安全,沿途设置了多个监测站,并采用先进的净化技术。
参观过程中,学生们观赏了多条介绍短片。短片讲解了近年来东深供水工程的升级措施,包括智能化监测系统、生态保护举措等,并强调:“东江水不仅是香港的生命线,也是粤港两地紧密合作的象征。”
香港油尖旺区防火委员会主席罗家聪在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时表示:“组织这次活动,就是希望香港等年轻人能饮水思源,了解东江水背后的故事。这项工程体现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60年来内地始终确保对港供水安全稳定,这份情谊值得永远铭记。”
转场佛山:探访消防救援,感受专业力量
结束东深供水工程纪念园的参观后,交流团马不停蹄地前往佛山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从见证保障民生的水利工程,到探访守护城市安全的消防力量,学生们可以深刻体会内地公共服务体系的高效与专业。在佛山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消防员向学生们展示了各类消防救援装备。
学生们还亲身体验了穿戴消防装备、使用灭火器等实操项目。“原来消防员要背负这么重的装备执行任务,真是太不容易了。”一位参与体验的学生说道。消防队员还分享了他们在抢险救灾中的真实案例,让学生们了解到消防工作不仅是灭火,更包括地震救援、应急抢险等多方面工作。
交流团前往佛山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参观交流。
前往顺德西海,缅怀抗战英烈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交流团还前往了顺德西海抗日烈士陵园和革命文物陈列馆参观学习。踏入庄严肃穆的陵园,高大的烈士纪念碑巍然矗立。师生们整齐列队,向长眠于此的烈士致敬。
全面抗战期间,西海军民经历了包括西海大捷在内大小30场战斗,总共有41人在西海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革命文物陈列馆,一件件珍贵展品将历史娓娓道来。
西海抗日烈士陵园文物陈列馆陈列着一个特殊的药箱,这是珠江纵队二支队在抗战时用的药箱。在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顺德大良镇的一名执业女医师罗守真带着这个药箱,只身撑起地下医疗站,救治了无数伤员。师生们仔细聆听抗战故事,深受感动。
交流团成员抵达顺德西海抗日烈士陵园。
亲身体验狮头扎作、佛山剪纸两项非遗,大开眼界
狮头扎作和佛山剪纸是佛山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团成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佛山狮头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黎婉珍师傅工作室,了解佛山狮头文化,与栩栩如生的大狮头拍照留念,更可体验小狮头制作。
交流团里的每个人,都很留心认真跟着师傅的指示,学习狮头扎作技艺,制作好小狮头带回家中。随后,交流团还欣赏了佛山剪纸,除了零距离观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饶宝莲精彩的剪纸表演外,还能自己亲手拿起剪刀跟着老师学习剪纸,体验一下这种独特的艺术。
罗家聪表示,安排学生参观狮头扎作和佛山剪纸这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因为它们保存了各民族社群的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参观佛山非遗,让同学们更能领会传统文化、提升对自身国民身份及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交流团成员参加广东佛山非遗体验活动。
参观感悟:大开眼界,盼组织更多内地交流活动
“我们这次参观活动令香港师生大开眼界。”香港油尖旺区防火委员会主席罗家聪希望,油尖旺区的朋友在参加本次交流团后,能够积极加入“社区应急先锋”,可以接受由香港消防处在社区进行专业培训。他提及,因为火灾往往会因为疏忽引致,所以在香港社区宣传防火非常重要。
香港消防处消防区长张伟伦则对佛山消防员的专业素养印象深刻,并称赞内地消防队员们训练有素。张伟伦强调:“内地在大规模灾害救援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这对提升香港应对极端天气等突发事件的能力很有借鉴意义。”他期望粤港两地可以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提升大湾区城市群的应急响应水平。
也有带队教师对记者说:“本次行程很有意义,既了解供水保障,又学习消防安全,还缅怀了抗日先烈、体验非遗文化,内容丰富多样,让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充实。”
采写/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肖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