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应急管理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 针对夏季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高发期,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如何防范,应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回答了红星新闻记者的提问。
应急管理部执法工贸局局长杨智慧介绍,夏季高温环境下,有限空间易产生并积聚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今年以来,全国共发生有限空间较大事故15起、死亡50人,其中工贸行业发生2起较大中毒事故,死亡6人。这些事故暴露出企业在事故防范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对防范事故风险不懂不会、现场作业缺乏监护、事故发生后盲目施救等。
▲应急管理部执法工贸局局长杨智慧
杨智慧介绍,为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应急管理部采取了多项措施。
在宣传和事故警示教育方面,为解决企业对事故防控措施“不懂不会”的问题,在政府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企业主要负责人、监护人、作业人员履职尽责明白卡,以及有限空间 “应知应会”知识挂图、典型作业场景宣传海报和常用设备使用“微视频”等内容。同时,编制了较大事故典型案例汇编,并在应急管理部干部培训学院开设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公开课,要求各地区和相关企业组织员工学习,以提升有限空间作业风险防范能力。
在专家指导服务方面,今年应急管理部选取四川、河北等12个省的12个县作为部级重点县,组织专家组开展指导服务,同时带动各省级应急部门确定129个省级重点县,按照统一模式开展指导服务,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确保问题隐患闭环整改。
在安全监管力度上,应急管理部发布《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要求各地区和相关企业做到四个严格:严格落实监护制,确保每个企业配备1名监护人员监督安全措施落实;严格作业审批,存在中毒和窒息等风险的有限空间作业,须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其书面委托人员审批;严格现场管理,在有限空间出入口设置警示标志,并采取上锁、隔离栏等物理隔离措施;严格预案演练,企业结合实际制定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至少演练一次。
此外,杨智慧介绍,针对盲目施救多发的问题,应急管理部强化了专业化救援力量。近两年,组织全国26支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参与有限空间作业专家指导服务。目前,各地区都有国家应急救援队这一专业救援力量。
杨智慧表示,希望各地区和相关企业主动联系对接各地的国家应急救援队,一旦发生事故,由专业队伍开展救援,遏制群死群伤事故发生。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张炎良 北京报道
编辑 张莉 责编 魏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