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要求,进一步发挥党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核心带动和先锋模范作用,敦化市胜利街道文苑社区积极探索“党建+应急”“党建+安全”的治理新模式,以系统化、精细化、长效化的治理思路,全力推动社区应急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型,筑牢城市安全发展基石。
强化党建引领,锻造应急治理“主心骨”。社区党委统筹各方资源,组建了4支职责明确、特色鲜明的应急救援队伍。由党员干部、下沉干部及居民党员构成的先锋队伍,勇挑急难险重救援任务;以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为主体的主力部队,凭借人熟地熟优势,高效完成灾情速报、人员疏散与物资调配;涵盖医护、物业、社工的专业部队,提供医疗救助、设施抢修、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联动包联单位、人大代表、派出所、社会组织的联合部队,给予资源支持与治安保障。各队伍在社区党委统一指挥下协同作战,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应急救援体系,为社区安全稳定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创新演练模式,提升应急处突“实战力”。社区以“多层协同、贴近实战”为原则,构建起立体化应急演练体系。定期联合辖区学校、企业、单位、商户开展大型消防演练,强化多方协同作战能力;依托物业联建机制,常态化组织防汛、安全生产、消防等主题演练,提升小区整体安全防范水平;创新开展“小区微演练”,在 21 个小区已启动并完成多场小规模实战演练,包括火灾逃生模拟,指导居民用湿毛巾捂口鼻、沿疏散标识有序撤离,以及防汛应急演练,现场演示安装挡板、堆积沙袋等防汛措施,通过实景模拟训练,切实增强居民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优化物资布局,构建应急保障“强支撑”。构建“网格化+特色化”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实现应急物资全域覆盖、精准投放。在社区设立应急物资储备站,配备灭火器、救生衣、消防设备、破拆工具、应急照明灯具等充足物资;在有物业小区设置应急物资储备点,老旧散小区配置应急物资储备柜;针对平房区胡同狭窄、消防车难以快速抵达的特点,创新采用“以家为点”的消防设施布局模式,以11条胡同长住所为依托,投放20个灭火器作为应急储备点,并定期组织消防培训,指导胡同长及周边居民掌握灭火器使用方法,形成群防群治的消防安全网络,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快速响应、有效处置,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整合资源要素,打造应急避难“安全港”。充分盘活辖区资源,将敦化职业技术学院、市第三中学、市第三小学、市实验小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设置为综合性应急避难安置点。这些场所空间开阔、基础配套完善,可满足大量受灾群众临时安置需求。后续将进一步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临时医疗救护等配套功能,健全应急避难管理机制,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在灾害来临时,各安置点能够迅速响应、有序运转,成为守护居民安全的坚实港湾。
拓宽宣传渠道,凝聚应急意识“向心力”。构建“线上+线下”“大众传播+专业引导”的立体化宣传教育体系。线上依托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平台以及居民微信群,定期推送图文并茂的应急知识科普文章、生动有趣的避险技能教学视频,实现应急知识“指尖触达”;线下借助社区孵化的社会组织手拉手爱心协会和专业部门,深入社区开展应急知识讲座、实操演练等活动,手把手教居民掌握心肺复苏、火灾逃生等实用技能。实现“小喇叭”宣传全覆盖,利用流动小喇叭、音响,每天早晚固定时段播放一些通俗易懂的应急口诀,如“火灾逃生莫乘梯,湿布捂鼻匍匐行”,让安全知识“声声入耳”。(王丹丹)
来源:敦化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