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云潭镇综合事务中心和群众成功救助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丘鹬,这场“特殊救援”的背后是全镇上下凝聚起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动自觉。
“叔叔,你们快来看看,这个鸟是不是保护动物啊?”2日上午,云潭镇综合事务中心工作人员接到读岗村学生吕意达的求助。他放学路过一片林地时,发现一只羽毛蓬松、长喙的幼鸟蜷缩在草丛中,行动迟缓。他想起学校曾宣传过的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初步判断这只幼鸟可能是保护动物,于是小心将其安置在纸箱内,并迅速携带幼鸟前往云潭镇综合事务中心求助。
经工作人员确认,该鸟为丘鹬幼鸟,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丘鹬多栖息于湿润林地,以昆虫和蠕虫为食,幼鸟因羽翼未丰或离巢学习飞行时易落单受伤。初步检查发现,这只幼鸟无明显外伤,但体质虚弱、无力飞行,需专业救护。
云潭镇综合事务中心随即与高州市林业事务中心取得联系,将幼鸟送至市林业事务中心进行初步体检和营养补充。
7月2日中午,幼鸟被转送至高州森林公园野生动物救助站进一步观察。救助站兽医表示:“幼鸟脱水较明显,目前通过喂食流质食物补充能量,使其恢复体力,随后将其喂养至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后选择合适生境放归。”
“从学生发现到专业救治,各环节无缝衔接,充分体现了云潭镇基层群众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提升和部门联动协作的高效性。”高州市林业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为云潭镇这场特殊“救援”点赞。
云潭镇是高州山区镇,森林资源丰富。一直以来,云潭镇都将野生动植物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着力构建“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保护格局,以实际行动守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家园。
高位推动,构筑保护坚固防线。云潭镇将野生动植物保护层层压实责任链条。细化责任分工,明确林业、公安、各村(社区)等多方联动机制。强化巡查执法,严厉打击非法捕猎、交易行为。2025年以来,护林员累计巡护次数达到2520人次,巡护里程超12600公里,对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确保生态红线牢不可破。
强化宣传,营造全民守护氛围。同时,充分利用村村通大喇叭、宣传栏、电子屏等传统阵地,并积极拓展村民微信群、“粤治美”等线上平台,多渠道宣传保护政策法规、科普本地特有物种知识。在辖区的重要交通路口悬挂横幅28条,营造浓厚的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氛围,凝聚起全民参与、共同守护的强大合力。
也因此,救助野生动物的温馨故事在云潭镇时有发生,从干部到群众到娃娃都凝聚起了自觉保护野生动物的强烈共识和行动自觉,镇村处处风光秀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撰文:邱茜 通讯员 陈曼茵
【作者】 邱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