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渔港区域火灾防控及应急处置能力,天津市滨海新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于7月3日上午在滨海新区东沽渔港码头举办了一场以多单位、多部门别开生面的消防联合演练。本次演练由滨海新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主办,军创应急救援服务(河北)有限公司协办,以"科技赋能消防,共筑平安渔港"为主题,通过"科技+实战"的创新模式,全面检验渔港区域现代化消防应急救援能力。本次演练特别邀请天津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队长孔维坤、天津市滨海新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渔业处长窦连彬、天津市滨海新区农业农村委员法规室处长王振斌、天津市滨海新区应急管理局处长陈子彭、天津市滨海新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程耀民主任与陈俊岭主任、天津市滨海新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队长李占合、滨海新区新港派出所等单位领导现场观摩指导,天津市滨海新区新港消防救援中队参加本次演习。
相关领导强调:渔港安全是渔业发展的基石,关乎群众生命财产,是必须牢牢守住的底线。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安全要求贯穿生产全流程,借助科技手段、凝聚各方合力,筑牢渔港安全屏障。
全民参与 筑牢安全防线
演练前,消防专家开展"手把手"培训,通过"理论讲解+实操体验"方式,重点传授灭火器使用、应急逃生等技能。参与此次演练活动的渔民王师傅在体验后感慨:"这种沉浸式学习,让我们真正掌握了保命技能。"
迅速响应,办公楼火情逃生演练拉开实战序幕
其后演练立即进入首个实战场景——办公楼火情模拟。随着警报声骤然响起,浓烟迅速弥漫办公楼,参演人员迅速反应,严格按照“弯腰捂鼻、沿标识有序撤离”的规范流程,迅速有序的完成全员安全疏散。微型消防站队员同步启动应急程序,携带灭火设备赶赴现场,快速控制初期火势。整个过程紧张有序,充分展现了前期消防培训的扎实成效,也验证了应急预案中疏散流程的可行性,为后续演练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引领 智慧消防显身手
演练现场,无人机编队成为耀眼明星。在模拟离岸渔船起火场景中,搭载15kg干粉灭火弹的无人机精准悬停,灭火弹如利剑出鞘,火势应声而灭;另一架侦查无人机迅速锁定落水人员,智能投送救生装备,5分钟内完成"发现-定位-救援"全流程。军创应急救援负责人表示:"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的快速响应能力,为海上救援开辟了新路径。"
"这是我们首次在渔港消防演练中大规模应用无人机技术。"军创应急救援负责人介绍,"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的快速响应能力,为海上救援开辟了新途径。"
实战演练 多场景检验应急能力
本次演练设置了办公楼火灾、码头渔船火灾和离岸救援三大情景。在办公楼火灾处置中,参演人员在6分12秒内完成全员疏散,微型消防站队员迅速控制初期火势。码头渔船火灾处置则展现了专业消防力量与渔港应急队伍的协同配合,通过关闭燃油舱、双水枪交叉喷射等标准化操作,8分钟内扑灭火源。
新港消防救援中队队长表示:"渔港环境特殊,我们特别注重电气火灾预防和燃油火灾扑救的专业训练,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赢。"
以“演”促“防”,护航渔港未来
滨海新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程耀民在消防大演练总结发言时强调:“安全生产是渔港发展的生命线,本次演练以实战为标尺,全面检验了渔港消防应急预案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充分展现了多部门协同联动在应急处置中的关键作用。通过科技 + 实战的深度融合,不仅验证了无人机等智能化设备在火灾防控与救援中的显著效能,更强化了全员安全责任意识”。程耀民主任指出,未来将以更高标准推进“智慧消防”建设,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安全防控网络。同时,建立“季度主题演练”长效机制,围绕电气火灾、燃油泄漏火灾等不同风险场景开展针对性训练,持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他强调,安全工作容不得丝毫懈怠,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安全要求贯穿渔业生产全链条,为渔港安全生产和渔民生命财产安全筑牢坚实屏障。
据军创应急救援服务(河北)有限公司董事长臧若静介绍说:“本次演练共出动救援车辆2台,无人机3架,参加演练人员20余人,观摩群众150余人,达到了预期效果。无人机动态巡查、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不仅为渔港应急安全体系建设积累了经验,更能构建起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护航样本。为未来打造全域覆盖、智能预警、高效联动的现代化渔港安全网络打下基础。将引领渔港业突破传统安全管理瓶颈,以科技力量推动行业向数字化、智慧化方向高质量发展,为万千渔民生计与海洋经济繁荣撑起坚实的科技安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