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周斌
暑期将至,青少年及公众户外活动显著增多。在畅享愉快假期的背后,户外溺水、交通意外、网络沉迷、意外伤害等各类风险隐患交织叠加。公安机关作为公共安全的守护者,应以主动警务理念为引领,以前瞻布局、精准施策和系统治理,织密安全防护网,为青少年平安、健康、快乐的假期保驾护航。
织密暑期安全防护网,必须精准识别风险,推动源头高效治理。暑期安全风险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突发性和隐蔽性特征,要求公安机关构建预测在先、防范在前的主动机制,精准识别各类风险,形成预警闭环。传统安全宣传教育常停留于泛泛警示,缺乏穿透力。当下,公安机关凭借专业研判与大数据赋能,使防控之网更趋精密:对历年溺水“黑点”、事故高发路段进行动态标注,为精准部署巡逻力量提供依据;深入分析青少年网络行为规律,为靶向式防沉迷宣教奠定基础;结合本地实际与季节特点,描绘清晰的“暑期风险画像”。精准是源头治理、高效治理的前提。当安全警示直指特定水域、具体时段、具体场景下的隐患,当网络风险预警穿透屏幕抵达心灵深处,公共安全治理便得以在纷繁中寻得关键支点,实现“四两拨千斤”之效。
织密暑期安全防护网,必须突破路径依赖,创新安全守护模式。公安机关正变被动响应为主动防范,变单打独斗为协同发力——在溺水高发水域,增设警示标识和救生设施基础上,创新引入智能预警系统,通过电子围栏与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实时联动,及早干预危险行为;在交通安全领域,将“一盔一带”主题宣传前置至学期末最后一课,并借助警校家三方联动,延伸安全监督链条;应对网络诈骗高发态势,策划“反诈剧本杀”活动,将刷单返利、游戏充值等典型案例融入推理游戏,在寓教于乐中提升防范意识。守护安全,必须以创新实践深耕每一寸责任田。公安机关的主动作为,正将安全防线从物理空间拓展至数字疆域,从被动响应升级为主动塑造安全环境。
织密暑期安全防护网,必须凝聚社会合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暑期安全治理绝非公安一家“独角戏”,需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公安主责、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治理共同体。公安机关担当“牵头人”角色,推动形成多维协同体系:为防范网络沉迷,联合网信、教育部门及平台企业,力推青少年模式落实;针对暑期研学游、夏令营等新兴业态,会同文旅、市场监管部门建立资质审核“白名单”,对培训机构车辆、住宿场所等开展联合检查,堵住监管漏洞;为织密防护网格,发动社区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组建暑期安全巡防队,将安全触角延伸至每个社区、每个家庭。当千万目光聚焦安全,当万千臂膀共同支撑,必将以众志成城之力,将风险化解于未萌之际。
暑期安全是检验公共安全治理能力的一面镜子。公安机关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主动警务贯穿风险防控全过程,让青少年及公众在安全环境中畅享夏日时光,让平安中国的底色更加鲜亮。
(作者单位:湖北警官学院)